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潘宏兵(1982-),男,四川泸县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南亚热带果树栽培。E-mail:phb2308@163.com。

通讯作者:

杜邦,E-mail:94313976@qq.com。

参考文献 1
张少若.热带作物营养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2
攀枝花市政府.攀枝花市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规划(2009 ~ 2020 年)[Z].攀枝花:2009.
参考文献 3
张义,谢永生,郝明德,等.黄土塬面果园土壤养分特征及演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5):1170-1175.
参考文献 4
漆永红,曹素芳,李雪萍,等.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相关研究[J].草地学报,2018,26(4):877-884.
参考文献 5
刘汉军,陈强,杨玉国,等.犍为县姜瘟疫病发生与土壤养分及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5,33(1):39-44.
参考文献 6
杨文渊,谢红江,陶炼,等.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51-53.
参考文献 7
郑加煦.晚稻菌核病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初探[J].温州农业科技,1988,(2):29-30.
参考文献 8
苏海鹏,蒋桂芝,杨丽萍,等.橡胶树死皮病的症状及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38-240.
参考文献 9
姚智,白婷玉,金成伟,等.海南芒果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与果实矿质养分相关性评价分析[J].土壤通报,2016,47(6):1409-1417.
参考文献 10
加拿大磷钾研究所北京办事处.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1992.
参考文献 11
朱青,陈正刚,陈欣,等.数理统计分析在土壤养分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47-852.
参考文献 12
林德光.通径分析法在腰果播种中的应用—兼论通径分析的SAS实施[J].热带作物学报,2001,22(3):34-39.
参考文献 13
张涛,段沅杏,陈进雄,等.初烤烟叶25种化学成分与焦油的相关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J].烟草化学,2012,301(8):60-65.
参考文献 14
任红松,吕新,曹连莆,等.通径分析的SAS实现方法[J].计算机与农业,2003,(4):17-18.
参考文献 15
廖香俊,唐树梅,吴丹,等.海南芒果园土壤环境及其对芒果品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17(2):727-733.
参考文献 16
王春枝,刘丽杰,朱福磊,等.苹果苦痘病与果实内矿质养分平衡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园艺,2009,(8):58-60.
参考文献 17
Bennett D,George R.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roduction effects of subsurface drainage at an intensive apple orchard near donnybrook,WA [M]//Resource Management Technical Report.Bunbury WA: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od,2002.228.
参考文献 18
尤春华.华坪县芒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建议[J].云南农业科技,2010,(2):6-8.
参考文献 19
张强,魏钦平,刘旭东,等.北京昌平苹果园土壤养分、pH 与果实矿质营养元素的多元分析[J].果树学报,2011,28(3):377-383.
参考文献 20
袁金华,徐仁扣.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J].土壤,2012,44(4):541-547.
参考文献 21
Burdon J N,范青,杨会容.软鼻病芒果果实的矿质分布[J].热带作物译丛,1992,(5):22-24.
参考文献 22
唐志鹏,武英霞,黄晓容.几种矿质元素对紫花杧果实海绵组织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5,22(5):505-509.
参考文献 23
马小卫,姚全胜,马海洋,等.‘Keitt’芒果果肉溃败与其矿质元素的关系[J].热带作物学报,2017,38(9):1700-1703.
参考文献 24
王英,严学东,莫饶,等.30 个旱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相关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5,26(1):91-97.
目录contents

    摘要

    为明确芒果幼果黑心病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比较黑心和正常幼果矿质营养含量差异,调查幼果黑心病果园土壤 pH 值和养分丰缺情况,并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发病果园的土壤 pH 值、土壤养分和幼果黑心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心病果的矿质养分氮、钾、磷、镁和锌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黑心病果园土壤 pH 值、养分的变异系数和丰缺差异较大,近半数果园土壤 pH 值不适宜芒果生长,土壤有机质严重偏低、交换性镁和有效铁含量偏高;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 pH 值和有效硼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筛选出 pH 值(x1)、有机质(x2)、交换性镁(x7)及有效硼(x13),对幼果黑心病率(y)的最优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 pH 值、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对幼果黑心病率影响主要由其直接作用决定,有机质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影响主要由其直接作用和通过 pH 值间接作用决定。 芒果园的土壤酸碱和个别养分丰缺导致幼果矿质元素含量失衡,进而引起幼果黑心病发生,建议通过改良种植土壤和幼果期叶面喷施硼肥等措施防治该病发生。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browning of young mango fruits and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the differences of mineral nutrient contents between core browning and normal young fruit were compared,and the soil pH and nutrients of young mango fruit orchard infected core browning were investigated.Then,the correlation analysis,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re browning incidence of young fruit and the soil pH and nutri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potassium, phosphorus,magnesium and zinc in core browning frui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fruits,while the contents of other mineral nutri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The soil pH of different orchards infected core browning were quite different,so di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abundance and deficiency of soil mineral nutrients.Nearly half of the orchard soils were not suitable for mango growth considering for pH,and their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were seriously low,while exchangeable magnesium and available iron content were higher.The core brown incidence of young fruits had notably neg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soil pH and available boron content,and had obvious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oil alkali-hydrolyzed nitrogen content 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while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other soil nutrients.The selected optimum regression equation of pH(x1),organic matter (x2),exchangeable magnesium(x7)and available boron(x13)for core browning incidence(y)of young fruit reached a very significant level.The effects of soil pH,exchangeable magnesium and available boron on the core browning incidence of young fruits we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ir direct effects,while the effect of organic matter on the incidence of core browning was determined by its direct effects and indirect effects through pH.The strong acidity or alkalinity of soil pH and the abundance and deficiency of some soil mineral nutrients leaded to the imbalance of contents of mineral nutrient elements in young fruits which caused the core browning.It is suggested that to control the disease by improving the soil and spraying the boron fertilizer on the leaf surface.

  •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热带、亚热带重要水果之一,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1]。攀枝花市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具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类型[2],在海拔900 ~ 1800 m均有芒果种植,主栽品种为‘凯特’芒,是国内少有的晚熟芒果生态最适宜区。截至2018 年底,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3.4 万hm2,投产面积1.4 万hm2,产量24 万t,产值达25 亿元。

  • 芒果幼果黑心病为果实常见生理性病害,多发病于种子液态胚乳后期或果实长至大拇指大小,初期果肉出现褐色水渍状或种子坏死变黑伴有种子积液外渗,严重时果肉、种核、种子等组织坏死变黑,果皮出现凹陷黑色病斑,最后病果萎蔫脱落。 近年,攀枝花芒果园幼果黑心病危害越来越严重, 病果园减产明显,严重者绝收,虽然在幼果期喷施多次Ca和B叶面肥能起到部分缓解作用,但幼果黑心病成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随着果园不合理肥料施入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性状固有平衡被打乱,易加速果树衰败和生产力降低[3]。有关植物病害与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环境因子等相关性研究发现,青稞根腐病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呈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和放线菌等呈负相关[4],姜温病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5],苹果树腐烂病与土壤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6],晚稻菌核病、橡胶树死皮病均与土壤氮含量呈正相关[7-8]。由于受到气候、 管理水平及土壤性状等因素的影响,各地不同作物果园土壤问题存在差异[9]。芒果园土壤pH值、养分等性状是影响芒果生长的重要因素,能引起病害或产量、品质改变,不同地区芒果园土壤限制因子可能不同。为此,试验选攀枝花芒果幼果黑心病果园,开展幼果黑心病与土壤pH值和养分相关性等研究,旨在分析芒果幼果黑心病成因,进而提出芒果幼果黑心病防治对策,促进攀枝花晚熟芒果产业发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土壤样品采集:2018 年1 月,在调研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6 个幼果黑心病芒果园作为采样地,土壤类型有红壤土、燥红土、黄壤土、黄沙土、灰沙土和昔格达土。采用“S”形土壤取样法,每样地取点15 个,土壤采集深度0 ~ 20 cm,各样地所采集土壤混合后四分法留取土样用于分析。 土壤样品按相关要求,经风干、研磨、过筛处理后备用。

  • 果实样品采集:2018 年4 月,选择3 个幼果黑心病率高于0.3 的芒果园作为采样地,地点及土壤类型分别是福田镇黄壤土、同德镇灰沙土、金江镇红壤土。采用随机多点抽样法,每样地随机选8 株黑心病芒果树,沿每株树冠外围东、西、南、北4 个方向采集正常果和病果各8 ~ 12 个。采集果实随即带回实验室,用超纯水清洗后切块,经105℃ 杀青30 min和70℃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粉碎、过筛处理后备用。

  • 1.2 测定、调查指标及方法

  • 采用pH酸度计测定土壤pH值;重铬酸钾-硫酸氧化-硫酸亚铁滴定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扩散法测定碱解氮;碳酸氢钠/氟化铵-盐酸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磷;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乙酸铵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交换性钙、镁;采用磷酸盐-乙酸浸提-硫酸钡比浊法测定有效硫;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 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有效铁、铜、 锰、锌;沸水浸提-甲亚胺比色法测定有效硼。

  •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实矿质养分钾、 钙、镁、铁、铜、锰、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磷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参考土壤农化分析常用方法,果实矿质养分氮采用凯氏蒸馏法,硫采用硝酸镁氧化-硫酸钡比浊法,硼采用碳酸钠熔融-甲亚胺比色法。

  • 每样地随机选择8 株黑心病芒果树,沿每株树冠外围东、西、南、北4 个方向随机采集20 个果, 将果实切开调查统计黑心病率。

  • 1.3 评价标准

  • 根据四川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pH值和养分分级标准(表1),对供试芒果园土壤进行相关指标含量等级划分,以此评价攀枝花幼果黑心病芒果园土壤酸碱度和养分丰缺情况。

  • 表1 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分级标准

  • 注:pH值酸碱度分级为:一级(极强酸),二级(强酸),三级(弱酸性),四级(中性),五级(弱碱性),六级(碱性)。

  • 1.4 数据分析

  • 研究目的是为了按土壤pH值和养分指标来对病害进行相关性分析,需要对原始变量进行数据转换,分析结果才有实际意义。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10]认为,可用高、中、低3 个等级标准来衡量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低水平表示该土壤养分缺乏,中等水平表示土壤养分不足,高水平表示对一般作物而言,可以不施该养分。参照把高水平的值(3 倍临界值)定为本文数据转换的最佳值[11], 碱解氮(x3′)、有效磷(x4′)、速效钾(x5′)、交换性钙(x6′)、交换性镁(x7′)、有效硫(x8′)、有效铁(x9′)、有效铜(x10′)、有效锰(x11′)、有效锌(x12′)、有效硼(x13′)的最佳值(以土壤密度2.65 kg/L进行数据换算)分别为84.9(z3)、15.8(z4)、88.3(z5)、498.1(z6)、110.0(z7)、13.6(z8)、11.3(z9)、 1.1(z10)、5.7(z11)、2.3(z12)、0.2(z13)mg/kg, 转换公式为xi=1-sqrtxi'-zi2/zi。土壤pH值(xi')偏酸、碱对植物而言不利,其值以7 为最佳,转换公式为:x1=1-sqrtx1'-72x1'-7/7。土壤有机质(x2) 含量对植物而言越高越好,无需数据转换。

  • 用Excel 201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用SAS 9.3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方差、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分析方法详见参考文献[12-13]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黑心和正常幼果之间矿质养分含量比较

  • 结果(表2)表明,黑心和正常幼果之间矿质养分含量差异明显。黑心病果的矿质养分氮、钾、磷、 镁、 锌含量分别高达15625.67、3503.70、619.67、 569.50、8.99 mg/kg,均显著高于正常果;黑心病果的矿质养分钙、铜、锰含量高于正常果,而铁、硫、硼含量低于正常果,但差异均不显著;正常果实矿质养分含量高低为氮>钾>硫>镁>磷>钙>锌>铁> 锰> 硼> 铜,幼果主要吸收大、中量矿质元素。

  • 表2 黑心和正常幼果间矿质养分含量比较(mg/kg)

  • 注:** 表示P<0.01,* 表示P<0.05,下同。

  • 2.2 幼果黑心病芒果园幼果黑心病率、土壤pH值、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基本状况

  • 本研究调查发现,黑心病芒果园的幼果黑心病率、土壤pH值、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变异系数在17.84%~ 67.83%(表3),病果园土壤pH值及养分丰缺度差异明显(表4)。幼果黑心病率在0.10~ 0.55 之间,土壤pH值在4.61 ~ 7.95 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71 ~ 13.67 g/kg之间,碱解氮在27.00 ~ 116.00

  • 表3 幼果黑心病芒果园黑心病率和土壤pH值、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基本状况

  • 表4 幼果黑心病芒果园土壤pH值、养分丰缺度(%)

  • mg/kg之间,有效磷在2.10 ~ 26.55 mg/kg之间,速效钾在28.00 ~ 164.00 mg/kg之间;病果园土壤pH值在二至五级水平,62.50%病果园土壤偏酸性(其中25%偏强酸),土壤中性和偏碱性均为18.75%;病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偏低,都低于三级以下, 六级占25%;病果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在三至六级水平,五级最高,为43.75%;病果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低于一级,三、四级之和均为68.75%。

  • 2.3 幼果黑心病芒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基本状况

  • 由表5 可以看出,不同幼果黑心病芒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44.94%~ 123.89%之间,病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丰缺度差异明显(表5)。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127.00 ~ 2272.00 mg/kg之间,差异最明显,变异系数最高;而土壤有效硼含量在0.04 ~ 0.27 mg/kg之间,差异最小,变异系数最低;62.50%病果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五级水平,12.50%在一级水平, 其他在三、四级水平;75.00%病果园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一级水平,其他在二、三级水平;病果园土壤有效硫含量在三级水平;病果园土壤有效铁、 铜、锰、锌含量多在一至五级水平,分别在一、 三、三、二级水平最高(37.50%~ 56.25%),75%病果园土壤有效硼含量在四级水平,其他在五级水平。

  • 表5 幼果黑心病芒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基本状况

  • 2.4 幼果黑心病率和主要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幼果黑心病率和土壤主要性状的相关性详见表6。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pH值、有效硼、有效磷、交换性钙、有效铁和有效锰均呈负相关,其中与pH值和有效硼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 和-0.546;而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锌均呈正相关,其中与有机质、碱解氮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4 和0.584。土壤性状间相关性明显,pH值与碱解氮和有效硫均

  • 表6 幼果黑心病率和主要土壤性状的相关系数

  • 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 和-0.558, 与有效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7;有机质与碱解氮、有效铁分别呈极显著正和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1 和-0.758;大量元素间以及与中、微量元素相关差异不显著;中量元素交换性钙与交换性镁显著负相关,有效硫与有效锰、 有效锌分别为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6、-0.800 和0.680; 微量元素有效铜与有效铁、有效锌均显著正相关,有效锰与有效锌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3、 0.582 和-0.589;其他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差异不显著。

  • 现有研究认为钙养分对果实生理性病害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发现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交换性钙负相关,有关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其他养分含量比的相关性结果详见表7。幼果黑心病率与交换性钙/有机质、交换性钙/碱解氮、交换性钙/有效磷、交换性钙/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均成负相关关系,相关性均不显著,相关系数在-0.488 ~-0.112 之间。

  • 表7 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交换性钙养分平衡的相关系数

  • 2.5 幼果黑心病率与主要土壤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 研究表明,幼果黑心病率与上述13 个土壤性状相关性明显,为查明土壤性状对幼果黑心病发生影响的重要性,确定哪些土壤性状因素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回归方程预测效果最好,同时能降低分析性状的共线性对回归方程的影响,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对多选土壤性状因子进行筛选,取sle=0.10、sls=0.10,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 和表9。

  • 表8 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 表9 回归参数及显著性检验

  •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pH值(x1)、 有机质(x2)、交换性镁(x7)及有效硼(x13)对幼果黑心病率(y)的回归方程:y=1.31938-0.87692x1+ 0.01108x 2+0.01794x 7-0.43212x 13,(F=45.8, P<0.0001,R2=0.9434),所求多重线性回归方程非常显著,说明做y关于x1、x2、x7、x13 的通径分析是有意义的。

  • 2.6 主要土壤性状对幼果黑心病率的通径分析

  • 回归方程中自变量除可以通过直接作用引起因变量变化外,还可以通过与其相关的其他自变量间接引起因变量的变化[14]。而通径分析主要是在对简单相关系数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自变量直接和通过其它自变量间接影响因变量效果的大小,即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通径系数。由表10 可知,pH值与幼果黑心病率显著负相关,而对幼果黑心病率负直接作用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0.681),pH值通过有机质、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对幼果黑心病率起间接作用总和为0.150,较直接作用低很多,说明pH值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影响主要是其直接作用决定,土壤偏酸、碱都易引起幼果黑心病发生;有机质与幼果黑心病率极显著正相关,而对幼果黑心病率正直接作用仅达到显著水平(0.269),有机质通过pH值对幼果黑心病率起正间接作用(0.331),通过交换性镁、有效硼起负或正间接作用较小,说明有机质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影响主要由其直接作用和通过pH值间接作用决定;交换性镁与幼果黑心病率不显著正相关,而对幼果黑心病率正直接作用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0.290), 交换性镁通过pH值、有机质和有效硼对幼果黑心病率起间接作用总和为-0.175,说明交换性镁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影响主要是其直接作用决定;有效硼与幼果黑心病率显著负相关,而对幼果黑心病率负直接作用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0.668)。有效硼通过pH值对幼果黑心病率的正间接作用(0.188), 远高于通过有机质和交换性镁的负间接作用,说明有效硼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直接作用决定,同时受通过pH值正间接作用影响较大。

  • 综上,芒果幼果黑心病发生受多个重要土壤性状因子影响,土壤性状因子之间相互促进与制约关系并存;4 个土壤性状因子对幼果黑心病率的直接作用(绝对值)大小顺序为:pH值> 有效硼> 交换性镁> 有机质,pH值、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对幼果黑心病率影响主要是其直接作用决定,有机质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影响主要其直接作用和通过pH值间接作用决定。

  • 表10 逐步回归后的土壤性状与幼果黑心病率的通径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幼果实矿质养分氮、钾、镁、磷、硫含量远高于其他矿质元素,可能和芒果果实矿质养分的生物吸收系数大小相关[15]。黑心和正常幼果之间矿质养分含量差异明显,黑心病果矿质养分氮、钾、 磷、镁、锌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其他矿质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芒果果实矿质营养吸收失衡引起幼果黑心病发生,与王春枝等[16]研究结果相一致。由于土壤养分含量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强[9],即幼果黑心病发生和土壤营养状况紧密相关。

  • 合理施肥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而且还能提高其土壤肥料和环境效益[17]。通过调查发现,攀枝花黑心病芒果园土壤pH值在4.61 ~ 7.95 之间,与同生态区云南华坪县芒果园土壤pH值4.9 ~ 7.8 相近[18]。 土壤pH值影响果树根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适宜的土壤pH值可以避免作物多种营养元素的缺乏和毒害作用[19-20],因此需要对43.75%病果园的土壤pH值进行调节,使其满足芒果树最适宜土壤pH值为5.5 ~ 7.0。调查发现,不同幼果黑心病芒果园土壤养分丰缺度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有机质严重偏低,交换性镁和有效铁含量偏高,50%以上病果园土壤养分中有效磷、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铁、 有效铜、有效锰和有效硼含量超过其3 倍临界值, 除交换性镁和有效铁外的其他土壤养分都存在低于其临界值情况,可能是长期不合理施用肥料造成, 而交换性镁和有效铁含量偏高现象有别于国内其他芒果产区,可能与攀枝花地质构造和土壤发育形成有关。

  • 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等与作物病害发生存在相关性[4-8]。本研究发现,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存在相关性,同时土壤pH值与土壤养分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pH值和有效硼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结果与黑心、正常幼果之间矿质养分含量差异吻合。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交换性钙、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其他养分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且黑心病幼果钙含量比正常果高,主要是幼果吸收矿质元素钙和铁、硼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黑心病幼果吸收铁、硼含量减少促进了钙含量吸收,与缺钙诱发芒果“软鼻病”[21]、果肉海绵组织[22]、果肉溃败[23] 等生理病害研究结果不一致。

  •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土壤pH值、有机质、交换性镁以及有效硼与幼果黑心病率的最优回归方程,可用于预测攀枝花地区芒果园幼果黑心病发生情况。通径分析结果表明,pH值、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对幼果黑心病率影响主要由其直接作用决定,有机质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影响主要由其直接作用和通过pH值间接作用决定,通径分析更能准确地揭示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实质[24]。本研究认为,黑心病发生与土壤pH值和养分紧密相关,土壤pH值失衡影响了芒果树体对部分土壤营养的吸收转化,是否还受土壤水分、温度等其他因素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采取调节芒果园土壤的pH值、有机质、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含量改良土壤和幼果期补施叶面肥,减轻幼果黑心病发生。

  • 参考文献

    • [1] 张少若.热带作物营养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 [2] 攀枝花市政府.攀枝花市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规划(2009 ~ 2020 年)[Z].攀枝花:2009.

    • [3] 张义,谢永生,郝明德,等.黄土塬面果园土壤养分特征及演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5):1170-1175.

    • [4] 漆永红,曹素芳,李雪萍,等.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相关研究[J].草地学报,2018,26(4):877-884.

    • [5] 刘汉军,陈强,杨玉国,等.犍为县姜瘟疫病发生与土壤养分及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5,33(1):39-44.

    • [6] 杨文渊,谢红江,陶炼,等.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51-53.

    • [7] 郑加煦.晚稻菌核病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初探[J].温州农业科技,1988,(2):29-30.

    • [8] 苏海鹏,蒋桂芝,杨丽萍,等.橡胶树死皮病的症状及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38-240.

    • [9] 姚智,白婷玉,金成伟,等.海南芒果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与果实矿质养分相关性评价分析[J].土壤通报,2016,47(6):1409-1417.

    • [10] 加拿大磷钾研究所北京办事处.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1992.

    • [11] 朱青,陈正刚,陈欣,等.数理统计分析在土壤养分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47-852.

    • [12] 林德光.通径分析法在腰果播种中的应用—兼论通径分析的SAS实施[J].热带作物学报,2001,22(3):34-39.

    • [13] 张涛,段沅杏,陈进雄,等.初烤烟叶25种化学成分与焦油的相关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J].烟草化学,2012,301(8):60-65.

    • [14] 任红松,吕新,曹连莆,等.通径分析的SAS实现方法[J].计算机与农业,2003,(4):17-18.

    • [15] 廖香俊,唐树梅,吴丹,等.海南芒果园土壤环境及其对芒果品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17(2):727-733.

    • [16] 王春枝,刘丽杰,朱福磊,等.苹果苦痘病与果实内矿质养分平衡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园艺,2009,(8):58-60.

    • [17] Bennett D,George R.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roduction effects of subsurface drainage at an intensive apple orchard near donnybrook,WA [M]//Resource Management Technical Report.Bunbury WA: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od,2002.228.

    • [18] 尤春华.华坪县芒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建议[J].云南农业科技,2010,(2):6-8.

    • [19] 张强,魏钦平,刘旭东,等.北京昌平苹果园土壤养分、pH 与果实矿质营养元素的多元分析[J].果树学报,2011,28(3):377-383.

    • [20] 袁金华,徐仁扣.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J].土壤,2012,44(4):541-547.

    • [21] Burdon J N,范青,杨会容.软鼻病芒果果实的矿质分布[J].热带作物译丛,1992,(5):22-24.

    • [22] 唐志鹏,武英霞,黄晓容.几种矿质元素对紫花杧果实海绵组织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5,22(5):505-509.

    • [23] 马小卫,姚全胜,马海洋,等.‘Keitt’芒果果肉溃败与其矿质元素的关系[J].热带作物学报,2017,38(9):1700-1703.

    • [24] 王英,严学东,莫饶,等.30 个旱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相关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5,26(1):91-97.

  • 参考文献

    • [1] 张少若.热带作物营养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 [2] 攀枝花市政府.攀枝花市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规划(2009 ~ 2020 年)[Z].攀枝花:2009.

    • [3] 张义,谢永生,郝明德,等.黄土塬面果园土壤养分特征及演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5):1170-1175.

    • [4] 漆永红,曹素芳,李雪萍,等.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相关研究[J].草地学报,2018,26(4):877-884.

    • [5] 刘汉军,陈强,杨玉国,等.犍为县姜瘟疫病发生与土壤养分及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5,33(1):39-44.

    • [6] 杨文渊,谢红江,陶炼,等.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51-53.

    • [7] 郑加煦.晚稻菌核病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初探[J].温州农业科技,1988,(2):29-30.

    • [8] 苏海鹏,蒋桂芝,杨丽萍,等.橡胶树死皮病的症状及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38-240.

    • [9] 姚智,白婷玉,金成伟,等.海南芒果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与果实矿质养分相关性评价分析[J].土壤通报,2016,47(6):1409-1417.

    • [10] 加拿大磷钾研究所北京办事处.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1992.

    • [11] 朱青,陈正刚,陈欣,等.数理统计分析在土壤养分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47-852.

    • [12] 林德光.通径分析法在腰果播种中的应用—兼论通径分析的SAS实施[J].热带作物学报,2001,22(3):34-39.

    • [13] 张涛,段沅杏,陈进雄,等.初烤烟叶25种化学成分与焦油的相关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J].烟草化学,2012,301(8):60-65.

    • [14] 任红松,吕新,曹连莆,等.通径分析的SAS实现方法[J].计算机与农业,2003,(4):17-18.

    • [15] 廖香俊,唐树梅,吴丹,等.海南芒果园土壤环境及其对芒果品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17(2):727-733.

    • [16] 王春枝,刘丽杰,朱福磊,等.苹果苦痘病与果实内矿质养分平衡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园艺,2009,(8):58-60.

    • [17] Bennett D,George R.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roduction effects of subsurface drainage at an intensive apple orchard near donnybrook,WA [M]//Resource Management Technical Report.Bunbury WA: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od,2002.228.

    • [18] 尤春华.华坪县芒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建议[J].云南农业科技,2010,(2):6-8.

    • [19] 张强,魏钦平,刘旭东,等.北京昌平苹果园土壤养分、pH 与果实矿质营养元素的多元分析[J].果树学报,2011,28(3):377-383.

    • [20] 袁金华,徐仁扣.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J].土壤,2012,44(4):541-547.

    • [21] Burdon J N,范青,杨会容.软鼻病芒果果实的矿质分布[J].热带作物译丛,1992,(5):22-24.

    • [22] 唐志鹏,武英霞,黄晓容.几种矿质元素对紫花杧果实海绵组织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5,22(5):505-509.

    • [23] 马小卫,姚全胜,马海洋,等.‘Keitt’芒果果肉溃败与其矿质元素的关系[J].热带作物学报,2017,38(9):1700-1703.

    • [24] 王英,严学东,莫饶,等.30 个旱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相关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5,26(1):91-97.

  • 《中国土壤与肥料》招聘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