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姚高乾(1994-),男,山西省运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山区农业耕作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312922723@qq.com。

通讯作者:

安曈昕,E-mail:tongxinan2012@163.com。

参考文献 1
宋鸽,史东梅,朱红业,等.不同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9,56(3):1-13.
参考文献 2
刘志鹏,史东梅,金慧芳,等.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3):7-13.
参考文献 3
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等.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7,6(2):81-88.
参考文献 4
蒲境,史东梅,娄义宝,等.不同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5):8-14.
参考文献 5
彭正凯,李玲玲,谢军红,等.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作物生育期农田耗水结构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32(5):214-221.
参考文献 6
成臣,曾勇军,杨秀霞,等.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净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6):1887-1895.
参考文献 7
龚冬琴,吕军.连续免耕对不同质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2):239-246.
参考文献 8
丁昆仑,Hann M J.深松耕作对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11):13-16.
参考文献 9
黄尚书,钟义军,叶川,等.深松与压实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7,48(6):1347-1353.
参考文献 10
许迪,Schmi R.夏玉米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特性时间变异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1):64-70.
参考文献 11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等.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373-378.
参考文献 12
韩惠芳,宁堂原,田慎重,等.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5):1140-1147.
参考文献 13
张玉娇,王浩,王淑兰,等.小麦/玉米轮作旱地长期轮耕的保墒增产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2):126-136.
参考文献 14
丛聪.耕作方式及有机物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参考文献 15
韩成卫,孔晓民,郝福庭,等.不同耕作与秸秆处理模式对鲁西南潮褐土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51(4):100-104.
参考文献 16
王琦明,胡发龙,柴强.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7(9):1344-1353.
参考文献 17
张晓艳.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侵蚀研究 [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8.
参考文献 18
胡发龙,柴强,甘延太,等.少免耕及秸秆还田小麦间作玉米的碳排放与水分利用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120-131.
参考文献 19
刘哲,雷娜.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南方农业,2019,13(18):187-188.
参考文献 20
李淑芬,张庆利.深耕后累积降雨量对沿海壤沙土紧实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4):28-30.
参考文献 21
王万宁.深松对土壤物理特性影响及畦灌灌水技术参数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参考文献 22
孔晓民,韩成卫,曾苏明,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1):108-113.
参考文献 23
蔡丽君.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参考文献 24
李霞,汤明军,张东兴,等.深松对土壤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3):65-69.
参考文献 25
张丽,张中东,郭正宇,等.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102-105.
参考文献 26
徐永刚,马强,周桦,等.秸秆还田与深松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46(2):428-432.
参考文献 27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等.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29(3):204-209.
参考文献 28
王万宁,强小嫚,刘浩,等.麦前深松对夏玉米土壤物理性状和生长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31(6):229-236.
参考文献 29
刘卫玲,程思贤,李娜,等.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0,49(3):8-16.
参考文献 30
周佳佳.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参考文献 31
芦伟龙.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烤烟生长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参考文献 32
赵晓宇.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合理耕层构建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参考文献 33
张文超.耕作方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参考文献 34
安曈昕,陈梦丽,高连彰,等.玉米 ‖ 马铃薯抗旱栽培土壤含水量及产量效益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35(6):73-77.
参考文献 35
安曈昕,周锋,吴珍珍,等.坡耕地间作作物群体水土保持耕作措施[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2):17-22.
参考文献 36
易小平,唐树梅,余雪标,等.海南坡地芒果园间作体系水土流失养分损失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4):93-96.
参考文献 37
朱青,崔宏浩,张钦,等. 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2016,23(2):101-105.
目录contents

    摘要

    利用间作、深松耕和绿肥还田对土壤耕层结构不同的改善作用,将三者集成于同一系统中以发挥各自优势并催生彼此间的协同效应,从而建立适宜持续改善坡耕地耕层结构的耕作措施。于 2016 ~ 2019 年以滇东北规模化种植模式玉米间作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集成利用深松耕与绿肥还田措施。本试验设置 6 个处理, 分别为:T1. 玉米单作(对照);T2. 玉米 / 苕子;T3. 玉米 ‖ 马铃薯;T4. 玉米‖马铃薯 / 苕子;T5. 深松耕 + 玉米 / 苕子;T6. 深松耕 + 玉米 ‖ 马铃薯 / 苕子,研究不同措施对土壤紧实度、容重和剪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中,单作处理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剪切力均高于间作处理;6 个处理中,深松耕 + 玉米 ‖ 马铃薯 / 苕子处理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剪切力均低于其他处理,在玉米收获期差异显著(P< 0.05),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 4 年分别降低 4.60%、7.00%、3.86% 和 3.17%;紧实度 4 年分别降低 16.98%、15.06%、30.82% 和 16.75%;剪切力 4 年分别降低 19.59%、47.72%、23.4% 和 28.31%。研究表明,玉米间作马铃薯与深松耕、绿肥还田集成应用技术通过利用协同效应,发挥各自优势,达到持续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为云南山区坡耕地耕层合理构建提供依据。

    Abstract

    Utilizing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subsoiling and green manure return to the soil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oil plow layer,the three are integrated in the same system to give play to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promote synergies among them,thereby establishing farming measures suitable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2016 ~ 2019,a large-scale planting model of maize intercropping potatoes in Northeast Yunnan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is,integrated measures of subsoiling and green manure return to the field were used.Six treatments were set up in this experiment,including T1. Single crop of maize;T2. Maize/Green manure;T3. Maize‖Potato;T4. Maize‖Potato/ Green manure;T5. Subsoiling+ Maize/Green manure;T6. Subsoiling+ Maize‖Potato/Green man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easures on soil compaction,soil bulk density and soil shear forc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bulk density,compactness and shear force of the single cropping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ntercropping treatment in different planting modes. Among the 6 treatments,the soil bulk density,compactness,and shearing force of the Subsoiling+Maize‖Potato/Green manure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 The difference in corn harvest time was significant(P<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oil bulk density decreased by 4.60%,7.00%,3.86% and 3.17% in 4 years;compactness decreased by 16.98%,15.06%,30.82% and 16.75% in 4 years;the shear force decreased by 19.59%,47.72%,23.4% and 28.31% in 4 years.The overal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corn intercropping potato with subsoiling and green manure return to the field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to achie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oil plow layer,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plow layer on the slope farmlan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Yunnan.

  • 红壤坡耕地是云南省重要的耕地资源之一,该区域水、热、光资源丰富,作物生产潜力巨大,是云南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1]。由于长期以来农户不重视养地及盲目整地,红壤坡耕地面临有效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土壤板结程度高和地力衰减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2]。耕层是人类为了栽培作物,利用耕作工具对土壤进行扰动,耕层厚度是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变化的重要因素,肥沃耕层构建能够改善土壤结构[3-4]。研究红壤坡耕地土壤耕作方式对耕地质量的调控及提高坡耕地生产地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耕作是对土壤进行多次翻耕,这样可以快速去除混合作物留茬,促进养分利用,但造成耕层团聚体破坏程度加大,导致耕层结构稳定性减弱,从而使得耕层变薄[5]。近些年随着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发展,免耕成为广泛推广的方式[6],大量研究表明,免耕能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减少耕层破坏,但若长期免耕会导致耕层变浅,土壤容重、紧实度、剪切力不断增加,从而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7]。针对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许多学者主要从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等方面进行研究[8-10]。徐迪等[10]通过平原地区试验发现,深松耕处理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耕层土壤水分传导性得到改善。丁昆仑等[8]通过比较试验发现,深松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孔隙度,提高蓄纳雨水能力以及粘土入渗能力,从而提高玉米产量。黄尚书等[9]通过坡耕地区域试验发现,压实导致含水量、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作物产量,深松耕对表层土壤物理性状改善效果较好,避免机械压实联合深松耕是缓解农业生产的突破口。

  • 但是随着对耕作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深入,以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研究居多[11-12],耕作方式与其他种植措施的集成技术研究较少,坡耕地耕层结构退化及质量下降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修复,单一耕作方式不仅不能促进作物增产,反而会对土壤生态造成不利影响[13]。探究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和多样性种植复合措施对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影响。前人对此有一定的研究,丛聪[14]研究表明,深松20 cm+翻耕20 cm并增施牛粪能增加深层土壤孔隙度且提高土壤持水与导水能力,维持整个生育期的作物生长。韩成卫等[15]研究表明,深松 + 秸秆还田耕作模式的松土保墒和玉米增产效果最好。王琦明等[16]研究表明,间作集成免耕秸秆覆盖的农田复合生产系统降低作物单位耗水,持续改善土壤蓄水能力。张晓艳[17]研究表明,免耕秸秆覆盖下间作种植复合技术能降低土壤容重、紧实度,提高孔隙度,减少土壤团聚体的破坏率。适宜的耕作措施及种植方式对耕层结构改善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间套作与保护性耕作具有互惠互补的生态学“契合基础”,将二者集成于同一个系统,不仅可以改善耕层结构,降低土壤容重、紧实度等物理性状,还可以实现集约化农作对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18]

  • 本试验以滇东北地区长期规模化的种植模式玉米间作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集成应用绿肥还田与深松耕技术,重点研究长期不同措施对土壤紧实度、容重、剪切力等物理性状的影响,探究玉米间作马铃薯生产系统中适宜的土壤耕作措施,为坡耕地合理耕层持续性改善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试验地位于宣威市板桥镇试验基地,海拔1923 m,E 104°1′19″,N 26°7′26″,为典型的喀斯特沙性红壤地区。试验地土壤pH为6.71,有机质44.02 g·kg-1,全氮1.86 g·kg-1,碱解氮78.76 mg·kg-1,有效磷130.1 mg·kg-1,速效钾158.9 mg·kg-1。该试验区地处云贵高原,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为934.41 mm,降水集中在6 ~ 8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5.9%。

  • 1.2 试验材料

  • 玉米(Zea mays L.):宣黄单8 号;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宣薯2 号;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var L.),来自当地农家种子。

  • 1.3 试验设计

  •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6 个处理:T1.玉米单作;T2.玉米/苕子;T3.玉米 ‖ 马铃薯; T4.玉米 ‖ 马铃薯/苕子;T5.深松耕 + 玉米/苕子; T6.深松耕 + 玉米 ‖ 马铃薯/苕子。每个处理4 次重复,共24 个小区,小区坡度为6 ~ 8°。各小区面积70 m2(20 m×3.5 m),各小区间隔0.5 m,合计1680 m2。深松处理于每年2 月下旬进行,间隔深松深度40 cm,所有处理小区均进行旋耕15 cm土壤耕作。

  • 1.4 作物种植

  • 田间作物种植示意图如图1,玉米单作种植规格为:宽窄行处理,行距为40 cm+80 cm,株距为20 cm,密度为82500 株·hm-2;间作玉米种植规格为:宽行距为140 cm,窄行距为50 cm,间距为50 cm,株距为20 cm,密度为52500 株·hm-2;间作马铃薯种植规格为:间作玉米140 cm宽行距中,行距为50 cm,间距为40 cm,株距为35 cm,密度为28500 株·hm-2。光叶紫花苕采用种子直播,播种量为120 kg·hm-2

  • 图1 田间种植示意图

  • 种植方式:马铃薯采用打塘穴播,播种时间分别为2016 年3 月22 日、2017 年3 月12 日、2018 年4 月1 日和2019 年3 月18 日;玉米采用覆膜沟播种植,先覆膜(地膜为可降解黑膜)后播种,播种时间分别为2016 年4 月13 日、2017 年4 月2 日、2018 年5 月1 日和2019 年8 月25 日;光叶紫花苕采用种子直播,在马铃薯收获后进行套种,播种时间分别为2016 年9 月14 日、2017 年9 月27 日、2018 年9 月15 日和2019 年8 月25 日。

  • 1.5 土壤物理性状及测定方法

  • 土壤紧实度:采用英国制造的6120 指针式土壤紧实度仪,按照“S”型随机观测法测点,测取0 ~ 20 cm土层。于玉米苗期、抽雄期、收获期进行测定,各处理进行3 次重复。

  • 土壤容重:在玉米苗期及收获后分别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每个小区选取中间位置挖取土壤坡面,然后采用环刀分别取0 ~ 10、10 ~ 20 cm两层土壤样品,称重后将环刀置于烘箱中,在105℃ 下烘干至恒重,倒出烘干后的土壤,称取单个环刀质量。土壤容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 ρb=m1-m2/v

  • 式中:ρb 为土壤容重(g/cm3);m1 为环刀烘干土样与环刀质量(g);m2 为环刀质量(g);v 为环刀容积(cm3),为100 cm3

  • 土壤剪切力:在玉米苗期和收获期,同一区组内沿同一等高线挖取坡面,并用小刀拨出一平面,分0 ~ 10、10 ~ 20 cm两层进行测量。采用荷兰产的便携式14.10 Pocket Vane Tester型三头抗剪仪进行测量,该仪器备有3 个旋头,本试验均采用CL102 型号(小号)。测定时垂直向下,尽量保持原状土结构,分坡上、坡中和坡下测定,各处理3 次重复。

  • 1.6 试验数据处理

  • 用Excel2010 和SPSS 25.0 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统计分析,利用Duncan法对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耕层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 土壤紧实度是影响作物根系扎根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判断土壤耕层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但土壤紧实度受土壤耕作方式和降雨强度影响较大[19-20],采取时间节点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由表1 可知,土壤紧实度4 年规律总体表现为T6<T5<T4<T3<T2<T1。

  • 2016 年玉米收获期,T1、T2、T3 与T4 的土壤紧实度分别较T6 高出20.45%、21.41%、15.01%和12.94%;且T6 与T1、T2 土壤紧实度差异极显著(P<0.01),T6 与T3 差异显著(P<0.05),与T4 差异不显著。2017 年玉米收获期,T6 与对照T1 相比,土壤紧实度减少15.06%,且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2018 年玉米收获期,T1、T2、T3 与T4 的土壤紧实度分别较T6 高44.56%、45.93%、40.02%和36.37%;且T6 与其他处理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T1 与T2 差异不显著,T3 与T4 差异不显著。2019 年玉米收获期,T6 与T1、T2 相比,土壤紧实度分别减少16.75%、12.06%,且差异极显著(P<0.01),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经过4 年连续耕作发现,深松耕、绿肥还田、间作集成技术较其他处理,不同年份不同时期均能降低土壤紧实度,有利于土壤疏松多孔,促进根系扎根。

  • 2.2 不同处理对耕层土壤容重的影响

  • 由表2 可知,不同处理对不同耕层土壤容重影响差异不一致,对0 ~ 10 cm土壤容重影响最小,无论是苗期还是收获期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对10 ~ 20 cm土壤容重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无论是苗期还是收获期,土壤容重规律表现为T6<T3<T4<T5<T1<T2。在10 ~ 20 cm土层中,2016 年玉米收获期,T6 与T2 相比,土壤容重降低9.07%,且差异显著(P<0.05),T6 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2017 年玉米收获期,T6 与T1、T2 相比,土壤容重分别降低7.00%和9.74%,且差异显著(P<0.05),T6 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2018 年玉米收获期,T6 与T1、T2 相比,土壤容重分别降低3.86%和4.58%,且差异极显著(P<0.01), T6 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2019 年玉米收获期, T6 与T1、T2 相比,土壤容重分别降低3.17%和3.94%,T6 与T1、T2、T4 差异显著(P<0.05),T6 与T3、T5 无显著差异。说明经过4 年连续耕作,在10 ~ 20 cm土层深松耕、绿肥还田、间作集成技术与其他处理相比,降低了土壤容重。

  • 由表2 还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处理对不同深层土壤容重的影响不一样,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加明显,对比不同年份不同时期不同耕层土壤容重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处理开展之后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后期土壤容重大于前期,但深松耕、绿肥还田、间作集成技术能明显缓解土壤容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大的趋势。

  • 2.3 不同处理对耕层土壤剪切力的影响

  • 由表3 可知,不同处理对不同耕层土壤剪切力影响差异不一致,对0 ~ 10 cm土壤剪切力影响最小,随着年份的增加,差异不显著。对10 ~ 20 cm土壤剪切力的影响在玉米苗期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剪切力规律表现为T6<T5<T3<T4<T1<T2。在10~ 20 cm土层中,2016 年玉米苗期,T1、T2、T3 与T4 的土壤剪切力分别较T6 高出24.36%、38.99%、41.40%和43.89%; 且T6 与T4 土壤剪切力差异极显著(P<0.01),T6 与T1、T2、T3 差异显著(P<0.05);2017 年玉米苗期,T1、T2 和T4 的土壤剪切力分别较T6 高出9 1.26%、134.19%和42.93%,且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2018 年玉米苗期,T6 土壤剪切力最小,T1 土壤剪切力最大,且T6 与其他处理均差异极显著(P<0.01);2019 年玉米苗期和收获期,T6 与T1、T2 相比,土壤剪切力平均值分别减少24.39%和26%,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经过4 年连续耕作,在10 ~ 20 cm土层中,深松耕、绿肥还田、间作集成技术与其他处理相比,降低了土壤剪切力。

  • 表1 不同处理耕层土壤紧实度方差分析(psi)

  • 注:表中数据表示为平均值 ± 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表示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下同。

  • 表2 不同处理耕层土壤容重方差分析(g/cm3

  • 表3 不同处理耕层土壤剪切力方差分析(kg/cm2

  • 由表3 还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处理对不同年份不同深层土壤剪切力的影响不一样,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剪切力增加明显,对比不同年份不同时期不同耕层土壤剪切力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处理开展之后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后期土壤剪切力大于前期,但深松耕、绿肥还田、间作集成技术能明显缓解土壤剪切力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大的趋势。

  • 3 讨论

  • 深松耕、绿肥还田和间作集成技术随着连年处理,土壤紧实度、剪切力和土壤容重都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土壤紧实度表现最明显,在玉米收获期,集成技术与对照相比,4 年分别降低16.98%、 15.06%、30.82%和16.75%,这与王万宁[21]、孔晓民等[22]、蔡丽君[23]、李霞等[24]、张丽等[25] 的试验结果相似,即深松耕与旋耕相比,均能降低土壤紧实度,是改善耕层结构的有效措施,主要原因是试验前经过深松耕作,打破犁底层,土壤物理性状引起土壤结构较大变化,而旋耕深度15 cm左右,导致深层结构变化较小,对紧实度的影响较小。本试验通过技术集成,不仅将深松耕打破犁底层作用体现出来,而且利用间作马铃薯收获过程中对土壤耕层进行破坏,降低了土壤紧实度,但目前并无相关文献研究关于马铃薯收获过程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需要进一步验证。

  • 本研究表明,通过技术集成可以降低10 ~ 20 cm土层容重,在玉米收获期表现显著,集成技术与对照相比,4 年分别降低4.60%、7.00%、3.86%和3.17%,这与徐永刚等[26]、战秀梅等[27]、王万宁等[28]、刘卫玲等[29]的试验结果一致,即深松耕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刘卫玲等[29] 认为虽然深松耕可以降低土壤容重,但单一深松耕作会使耕层土壤的持水能力下降,引起作物吸水能力不足。但本试验通过集成技术不仅降低土壤容重,而且通过间作及绿肥还田能够充分利用耕层田间持水量,这与徐永刚等[26]试验结果一致。并且该技术集成也保持良好的土壤容重范围[1],宋鸽等[1]认为坡耕地合理耕层适宜性阀值土壤容重为0.92 ~ 1.21 g/cm3,本试验土壤容重为1.04 ~ 1.37 g/cm3。同时在本研究中,土壤剪切力的表现规律与土壤容重保持一致,集成技术与对照相比,在玉米苗期,10 ~ 20 cm土壤剪切力4年分别减少19.59%、47.72%、23.4%和28.31%。因此,通过技术集成可以持续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提高耕地质量。

  • 前人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单一土壤耕作方式或深松耕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容重、紧实度、含水量等物理性状的影响[30-31],而本试验以滇东北长期规模化种植模式(玉米间作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深松耕和绿肥还田结合并集成应用相关技术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剪切力等物理性状,而且还增加间作群体产量。这与赵晓宇[32]、张文超[33]的研究结果一致,复合种植技术集成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并催生彼此间的协同效应,减少土壤容重、紧实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耕层结构。除此之外,土壤深松耕、作物间套复种多样性种植复合技术也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效益、坡耕地水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134-37]。因此,本试验集成复合技术有利于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及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4 结论

  • 经过4 年生产周期试验,得出如下结论,深松耕 + 玉米 ‖ 马铃薯/苕子这一复合技术能降低土壤容重、剪切力和紧实度,并且通过连续耕作,该复合技术对玉米后期土壤容重、剪切力和紧实度等土壤物理性状影响显著。因此,这一复合技术适于山区坡耕地土壤耕层持续改善及农业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1] 宋鸽,史东梅,朱红业,等.不同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9,56(3):1-13.

    • [2] 刘志鹏,史东梅,金慧芳,等.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3):7-13.

    • [3] 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等.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7,6(2):81-88.

    • [4] 蒲境,史东梅,娄义宝,等.不同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5):8-14.

    • [5] 彭正凯,李玲玲,谢军红,等.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作物生育期农田耗水结构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32(5):214-221.

    • [6] 成臣,曾勇军,杨秀霞,等.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净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6):1887-1895.

    • [7] 龚冬琴,吕军.连续免耕对不同质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2):239-246.

    • [8] 丁昆仑,Hann M J.深松耕作对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11):13-16.

    • [9] 黄尚书,钟义军,叶川,等.深松与压实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7,48(6):1347-1353.

    • [10] 许迪,Schmi R.夏玉米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特性时间变异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1):64-70.

    • [11]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等.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373-378.

    • [12] 韩惠芳,宁堂原,田慎重,等.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5):1140-1147.

    • [13] 张玉娇,王浩,王淑兰,等.小麦/玉米轮作旱地长期轮耕的保墒增产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2):126-136.

    • [14] 丛聪.耕作方式及有机物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 [15] 韩成卫,孔晓民,郝福庭,等.不同耕作与秸秆处理模式对鲁西南潮褐土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51(4):100-104.

    • [16] 王琦明,胡发龙,柴强.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7(9):1344-1353.

    • [17] 张晓艳.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侵蚀研究 [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8.

    • [18] 胡发龙,柴强,甘延太,等.少免耕及秸秆还田小麦间作玉米的碳排放与水分利用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120-131.

    • [19] 刘哲,雷娜.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南方农业,2019,13(18):187-188.

    • [20] 李淑芬,张庆利.深耕后累积降雨量对沿海壤沙土紧实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4):28-30.

    • [21] 王万宁.深松对土壤物理特性影响及畦灌灌水技术参数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 [22] 孔晓民,韩成卫,曾苏明,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1):108-113.

    • [23] 蔡丽君.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 [24] 李霞,汤明军,张东兴,等.深松对土壤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3):65-69.

    • [25] 张丽,张中东,郭正宇,等.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102-105.

    • [26] 徐永刚,马强,周桦,等.秸秆还田与深松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46(2):428-432.

    • [27]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等.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29(3):204-209.

    • [28] 王万宁,强小嫚,刘浩,等.麦前深松对夏玉米土壤物理性状和生长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31(6):229-236.

    • [29] 刘卫玲,程思贤,李娜,等.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0,49(3):8-16.

    • [30] 周佳佳.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 [31] 芦伟龙.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烤烟生长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 [32] 赵晓宇.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合理耕层构建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 [33] 张文超.耕作方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 [34] 安曈昕,陈梦丽,高连彰,等.玉米 ‖ 马铃薯抗旱栽培土壤含水量及产量效益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35(6):73-77.

    • [35] 安曈昕,周锋,吴珍珍,等.坡耕地间作作物群体水土保持耕作措施[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2):17-22.

    • [36] 易小平,唐树梅,余雪标,等.海南坡地芒果园间作体系水土流失养分损失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4):93-96.

    • [37] 朱青,崔宏浩,张钦,等. 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2016,23(2):101-105.

  • 参考文献

    • [1] 宋鸽,史东梅,朱红业,等.不同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9,56(3):1-13.

    • [2] 刘志鹏,史东梅,金慧芳,等.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3):7-13.

    • [3] 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等.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7,6(2):81-88.

    • [4] 蒲境,史东梅,娄义宝,等.不同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5):8-14.

    • [5] 彭正凯,李玲玲,谢军红,等.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作物生育期农田耗水结构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32(5):214-221.

    • [6] 成臣,曾勇军,杨秀霞,等.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净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6):1887-1895.

    • [7] 龚冬琴,吕军.连续免耕对不同质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2):239-246.

    • [8] 丁昆仑,Hann M J.深松耕作对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11):13-16.

    • [9] 黄尚书,钟义军,叶川,等.深松与压实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7,48(6):1347-1353.

    • [10] 许迪,Schmi R.夏玉米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特性时间变异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1):64-70.

    • [11]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等.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373-378.

    • [12] 韩惠芳,宁堂原,田慎重,等.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5):1140-1147.

    • [13] 张玉娇,王浩,王淑兰,等.小麦/玉米轮作旱地长期轮耕的保墒增产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2):126-136.

    • [14] 丛聪.耕作方式及有机物还田对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 [15] 韩成卫,孔晓民,郝福庭,等.不同耕作与秸秆处理模式对鲁西南潮褐土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51(4):100-104.

    • [16] 王琦明,胡发龙,柴强.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7(9):1344-1353.

    • [17] 张晓艳.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侵蚀研究 [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8.

    • [18] 胡发龙,柴强,甘延太,等.少免耕及秸秆还田小麦间作玉米的碳排放与水分利用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120-131.

    • [19] 刘哲,雷娜.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南方农业,2019,13(18):187-188.

    • [20] 李淑芬,张庆利.深耕后累积降雨量对沿海壤沙土紧实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4):28-30.

    • [21] 王万宁.深松对土壤物理特性影响及畦灌灌水技术参数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 [22] 孔晓民,韩成卫,曾苏明,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1):108-113.

    • [23] 蔡丽君.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 [24] 李霞,汤明军,张东兴,等.深松对土壤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3):65-69.

    • [25] 张丽,张中东,郭正宇,等.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102-105.

    • [26] 徐永刚,马强,周桦,等.秸秆还田与深松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46(2):428-432.

    • [27]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等.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29(3):204-209.

    • [28] 王万宁,强小嫚,刘浩,等.麦前深松对夏玉米土壤物理性状和生长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31(6):229-236.

    • [29] 刘卫玲,程思贤,李娜,等.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0,49(3):8-16.

    • [30] 周佳佳.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 [31] 芦伟龙.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烤烟生长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 [32] 赵晓宇.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合理耕层构建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 [33] 张文超.耕作方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 [34] 安曈昕,陈梦丽,高连彰,等.玉米 ‖ 马铃薯抗旱栽培土壤含水量及产量效益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35(6):73-77.

    • [35] 安曈昕,周锋,吴珍珍,等.坡耕地间作作物群体水土保持耕作措施[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2):17-22.

    • [36] 易小平,唐树梅,余雪标,等.海南坡地芒果园间作体系水土流失养分损失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4):93-96.

    • [37] 朱青,崔宏浩,张钦,等. 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2016,23(2):101-105.

  • 《中国土壤与肥料》招聘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