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袁伟(1994-),男,贵州铜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与耕作学。E-mail:1352917010@qq.com。

通讯作者:

刘世平,E-mail:spliu@yzu.edu.cn。

参考文献 1
张庆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36-37.
参考文献 2
包雪梅,张福锁,马文奇,等.陕西省有机肥料施用状况分析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3(10):1669-1672.
参考文献 3
龙欣,廖超林.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19(12):42-44.
参考文献 4
Wang B,Shen X,Chen S,et al.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opularizing demonstration of crop straw in Southwest China: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Integrating,Monitoring,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2018,93:998-1004.
参考文献 5
胡诚,陈云峰,乔艳,等.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1):59-66.
参考文献 6
杨从党,朱德峰,周玉萍,等.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增刊 1):35-39.
参考文献 7
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等.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0(3):1-8.
参考文献 8
林咸永,孙羲.不同水稻品种对钾的吸收及其对钾肥的反应 [J].土壤学报,1995,32(1):77-83.
参考文献 9
李继福,薛欣欣,李小坤,等.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2):317-325.
参考文献 10
王石军.发展我国钾肥工业的几点思考[J].化肥工业,1996,26(1):12-14.
参考文献 11
谭德水,金继运,黄绍文,等.不同种植制度下长期施钾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33-139.
参考文献 12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等.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1):2192-2199.
参考文献 13
杨士红,沙世伟,何秋艳,等.节水灌溉水稻生长及产量对秸秆还田的响应[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8):20-23.
参考文献 14
李继福,鲁剑巍,李小坤,等.麦秆还田配施不同腐秆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270-276.
参考文献 15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等.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7):1337-1343.
参考文献 16
朱利群,张大伟,卞新民,等.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J].土壤通报,2011,42(1):81-85.
参考文献 17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315-316.
参考文献 18
杨波,任万军,杨文钰,等.不同种植方式下钾肥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8,23(5):60-64.
参考文献 19
孙志祥,韩上,武际,等.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9):9-13.
参考文献 20
闫超,颜双双,王家睿,等.寒地稻秸还田与施钾肥对土壤水溶性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46(5):16-21.
参考文献 21
王志勇,白由路,杨俐苹,等.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4):900-906.
参考文献 22
莫钊文,李武,段美洋,等.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2):67-73.
参考文献 23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等.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35(4):704-710.
参考文献 24
张国发.施钾对寒地水稻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4):33-35.
参考文献 25
刘晓霞,章哲,王光锋,等.平衡施钾对水稻甬优15号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9):1394-1396.
参考文献 26
程文龙,韩上,武际,等.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72-78.
参考文献 27
宋大利,侯胜鹏,王秀斌,等.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24(1):1-21.
参考文献 28
刘淑军,黄晶,李冬初,等.钾肥和稻草不同配比下水稻产量及钾素释放规律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5):627-631.
参考文献 29
廖育林,郑圣先,聂军,等.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持续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541-3550
目录contents

    摘要

    探明秸秆还田和减施钾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双季稻稻作区秸秆还田和钾肥的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2018 ~ 2019 年在江西进行了 2 年试验,早稻和晚稻均按不同施钾量设 6 个处理。秸秆还田结合减施钾肥,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影响不明显;减施钾肥,水稻穗数、粒数略有下降,在生产上减少 10% 到 30% 的施钾量, 对水稻实际产量无明显影响。减施钾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秸秆和籽粒中全氮、全钾的含量,而对全磷含量影响不大,植株的吸钾量有所减少,但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和农学钾素利用效率有增加的趋势。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returning straw into the field and reducing potassium fertilizer on rice growth and yield were investigated,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in the double-cropping rice cropping area.Two years of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Jiangxi from 2018 to 2019.For both the early and late rice,6 treatments were set 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otassium application rates.Returning straw to the field combined with reduced 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fertilizer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Reduced 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fertilizer sligh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rice ears and grains,and reduced the amount of potassium in production by 10% to 30%,which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actual output of rice.Reduced potassium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educed the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otassium in straws and grains to a certain extent,but had little effect on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The potassium uptake of plants was reduced,but there was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potassium ric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agronomic potassium utilization efficiency

    关键词

    水稻秸秆还田钾肥减量产量养分含量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之一,我国的稻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1.8%[1],耕地上每年将产生超过1.77×108 t的稻秸秆[2]。而对于秸秆的利用,长期以来主要以直接焚烧、喂养牲畜、搭盖草房子等传统方法为主。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

  • 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烧秸秆的政策,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秸秆还田腐解作为肥料,让其在综合利用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秸秆还田使水稻生产与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种植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等问题得到了充分、合理的解决[3]

  • 江西属于南方双季稻稻作区,周年产量较高,秸秆资源丰富,还田后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有机培肥资源,显著提高了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和结合态腐殖质总含量[4-5]。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其中尤以钾的含量较高,平均约为0.85%,秸秆还田可使土壤中的钾素得到适当补充,从而减少钾肥的施入量[6-7],这对水稻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钾肥施用具有重要意义。

  • 在我国大多数耕地土壤中,钾元素普遍较少,速效钾< 50mg/kg(严重缺钾)和速效钾为50~70mg/kg(一般缺钾)的土款总计大于2000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8]。稻田秸秆还田淹水3d,秸秆中90%的钾离子可以快速释放并进入土壤,是一种重要的速效性钾肥资源[9]。我国虽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钾资源却十分匮乏,需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大量钾肥,才能解决相关产业,尤其是化工业中的钾元素短缺问题。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储备,为国家的外贸增加了负担[10]。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类型,需要寻求除化学钾肥以外的有效补充土壤钾含量的新途径,才能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壤缺钾问题[11]

  • 关于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得到的结论却不尽相同。韩新忠等[12]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株高等生长指标要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但未全部达到显著性差异,而杨士红等[13]认为,秸秆还田对水稻株高影响不大。在产量方面,李继福等[14]研究显示,麦秸全量还田能提高水稻产量5.0%,刘红江等[15]试验表明,麦秸还田水稻增产3.0%左右,但没有显著差异,而朱利群等[16] 通过3年试验报道,麦秸还田水稻减产约7.7%。为了进一步探究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水稻秸秆还田,减少钾肥施用量的试验,以探析秸秆还田腐解后是否能对钾肥起到替代作用,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的双赢目标,为该地双季水稻生产和钾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处理

  • 试验于2018~2019年在江西上高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28°27′N,115°12′E)试验田内进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29.30g/kg,全氮含量为1.92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54.0、 16.3和125.5mg/kg,pH为5.3。

  • 供试早稻品种为潭两优39,晚稻品种为甬优538。早稻和晚稻氮肥(N)施用量分别为165和240kg/hm2,磷肥(P2O5)施用量分别为82.5和120kg/hm2,早稻和晚稻均按不同施钾(K2O)量,共设6个处理,2018年钾肥施用量早稻0(JK0)、75 (JK50)、105(JK70)、135(JK90)、150kg/hm2 (JK100),晚稻0(JK0)、60(JK50)、84(JK70)、 108(JK90)、120kg/hm2 (JK100),分别以秸秆不还田钾肥施用量早稻135kg/hm2 和晚稻108kg/hm2 作对照(CK90);2019年晚稻对施钾量进行了调整,晚稻与早稻施钾量相同,均以秸秆不还田钾肥施用量135kg/hm2 (CK90)为对照。每个处理50m2,重复2次。各处理施肥量见表1。

  • 表1 不同减钾处理施肥量(2018年)

  • 1.2 测定方法

  • 在水稻成熟期调查穗数,取样考种,割方测产,计算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并测定植株和籽粒氮磷钾含量。取成熟期植株和籽粒样本,烘干粉碎后,用H2SO4-H2O2 消煮后进行氮磷钾含量的测定,全氮用同凯氏法,全磷用钼锑抗比色法,全钾用火焰光度法测定[17]

  • 1.3 参数计算和数据处理

  • 1.3.1 钾素转化利用参数

  • 根据水稻地上部干物重累积量、植株和籽粒含钾量,计算出钾吸收量,钾素利用效率计算参考杨波等[18]的方法:钾素积累总量为成熟期单位面积植株(茎叶和籽粒)钾积累量的总和;钾素稻谷生产效率为单位面积籽粒产量与植株钾积累量之比; 农学钾素利用效率为施钾肥区与不施钾肥区产量之差与施钾量之比。

  • 1.3.2 数据处理

  •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LSD法进行多重比较(α=0.05);Excel2007软件绘制图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减钾对早稻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1.1 对早稻成熟期植株性状的影响

  • 成熟期,对水稻植株性状进行测定(表2), JK50处理株高较高,穗长较长,穗颈节也较长, CK90处理株高、穗长、穗颈节均较短;不施钾区JK0的株高和穗颈节长也较大,穗长和基部节长各处理差异不显著。

  • 表2 不同处理对早稻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2018年)

  •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同。

  • 2.1.2 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从水稻产量构成要素来看(表3),2018年随着施钾量增加,各处理穗数有增加的趋势,以JK90和CK90最多,JK0穗数较少,减施钾肥,对穗数有一定影响;而对实粒数影响不大,以JK0和JK50为多,CK90最少,千粒重无明显差异,以JK70略高,最终实际产量以JK90最高,JK100也较高,JK0为最低。2019年水稻穗数差异不显著,减施钾肥实粒数有下降趋势,千粒重也无明显差异,最终实际产量以JK100最高,JK90也较高。从2年整体水平来看,秸秆还田可提高水稻产量,早稻减少10%的施钾量水稻产量最高,减少30%~50%施钾量产量略有下降,与不还田对照无明显差异,不施钾肥产量最低。

  • 表3 不同处理对早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3 对早稻秸秆和籽粒养分含量的影响

  • 对成熟期早稻秸秆和籽粒进行养分测定(表4),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秸秆中全氮、全钾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JK100处理秸秆全氮、全钾的含量最高,比CK90分别提高了14.56%和14.42%。JK90处理秸秆的全磷含量最低,JK100次之,全磷有下降趋势。这说明生产中增加钾肥施用量,植株对氮、钾的吸收增加,对磷的吸收下降。籽粒中全氮、全钾的含量也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以JK100处理最高,较CK90分别提高了17.59%和9.96%,施钾对籽粒中全磷的含量影响趋势不明显,以JK0为最高,JK100较高,CK90最低,秸秆还田提高了籽粒中的磷含量。

  • 2.1.4 对早稻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从表5可知,JK0处理下早稻的吸钾量最低, JK100吸钾量最高,与CK90相比,JK90的吸钾量增加,说明秸秆还田有利于植株对钾的吸收。稻谷生产效率以JK0最高,JK100最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稻谷生产效率有下降的趋势。CK90的农学钾素利用效率最低,JK50最高,农学钾素利用效率随钾肥的增加而降低。减钾降低了钾的吸收量,提高了钾的利用效率,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吸钾量和农学钾素利用效率。

  • 表4 不同处理对早稻籽粒和秸秆养分含量的影响(2019年)

  • 表5 不同处理对早稻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2019年)

  • 2.2 减钾对晚稻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2.1 对晚稻成熟期植株性状的影响

  • 成熟期,对晚稻植株性状进行测定(表6), JK0处理株高较高,穗长较长,穗颈节也较长; JK70、JK90和JK100株高较低,穗颈节长较短,穗长和基部节长无明显差异。

  • 表6 不同处理对晚稻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2018年)

  • 2.2.2 对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从水稻产量构成要素来看(表7),2018年各处理穗数以CK90为最高,JK0穗数较少,而实粒数以JK100和CK90为最多,千粒重无明显差异,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有增加的趋势,最终实际产量以JK90最高,JK0最低。2019年穗数也以JK0为最少,实粒数以JK90、 JK100最多,实际产量以JK90和JK50为高。两年JK70、JK90和JK100产量与CK90差异不显著,平均产量JK90比CK90高,秸秆还田有利于水稻产量提高;生产上可减少10%到30%的施钾量,对水稻实际产量无明显影响;减少50%施钾量,水稻产量显著下降。

  • 表7 不同处理对晚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3 对晚稻秸秆和籽粒养分含量的影响

  • 通过对成熟期晚稻秸秆和籽粒养分含量测定 (表8),结果显示,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全钾含量,其中JK100最显著,较CK90提高了3.5%。JK50处理下的秸秆全氮含量最高,JK100最低,减施钾肥,秸秆全氮有提高趋势,施钾对秸秆中全磷的含量影响不明显。增施钾肥,籽粒的全氮和全钾含量呈上升趋势,JK100处理下的籽粒全钾含量最高,籽粒的全磷含量以JK50最高,除含量最低的JK0处理外,其它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 表8 不同处理对晚稻籽粒和秸秆养分含量的影响(2019年)

  • 2.2.4 对晚稻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从表9可以看出,秸秆还田增施钾肥可提高植株的吸钾量,各处理以JK100为最大,较CK90提高了4.7%。JK0的稻谷生产效率最高,JK100最低,随着施钾量增加,稻谷生产效率降低。增施钾肥对各个处理下农学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除JK50外,减施钾肥,有提高钾素农学利用效率的趋势,JK70钾素农学利用效率为最高。

  • 表9 不同处理对晚稻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2019年)

  • 3 讨论

  • 3.1 秸秆还田对钾素替代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 采取秸秆直接还田的措施,补充了大量的钾素,可使田间土壤中的钾元素达到收支平衡的状态,从而降低了土壤钾元素的消耗速度,是一种土壤补充钾素的有效手段[19]。闫超等[20]研究表明在钾肥施用量较低的情况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比较显著。本试验认为由于水稻全量还田,补充了一定的钾素,缓解了钾肥缺少的现象,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减与增的关系,即秸秆还田之后可以有效替代10%~30%钾肥,一季稻田可减施K2O 15~45kg/hm2,从而得到的合理钾肥用量和可调用量范围为早稻施钾105~135kg/hm2,晚稻施钾84~108.5kg/hm2。该施肥处理不会明显降低水稻产量,减少了钾肥的施用量和对资源的消耗,节省了水稻生产的成本。根据本文数据显示,秸秆还田配合减施钾肥周期,以2年1次较为合理,这样对年际间的产量影响最小;秸秆还田是缓解土壤钾素亏缺的有效措施,王志勇等[21]研究也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钾肥,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不仅可以维持土壤钾素平衡,而且可以增强土壤的供钾强度。

  • 3.2 秸秆还田减施钾肥对稻谷生产效率的影响

  • 秸秆还田减施钾肥植株的吸钾量有所下降,稻谷生产效率有提高的趋势,这与莫钊文等[22]的研究报道有相似的地方,即增施钾肥钾素的产谷效率显著降低,但对是否影响农学钾素利用效率存在争议。关于减施钾肥对氮、磷利用率的影响,前人也有所报道,王强盛等[23]研究表明,减施钾肥会降低植株的氮素吸收能力和群体氮素积累量,但能提高氮生产效率;张国发[24]认为施钾有利于促进水稻对氮肥和磷肥的吸收利用。在本试验中,减施钾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稻秸秆和籽粒中全氮、全钾的含量,但对全磷含量影响不大,该结果部分与刘晓霞等[25]和程文龙等[26]的研究结果相互验证。

  • 中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巨大,依据地域秸秆特点,充分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途径[27]。刘淑军等[28]研究表明,在减钾的同时,搭配稻草还田,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增加表面水和表层土的速效钾含量。廖育林等[29]也认为,秸秆还田后,钾素逐步释放,部分替代了化肥中的钾。这说明来源于秸秆中的钾和肥料中的钾,其营养效应是相同的,与本试验所得到的结论一致。关于秸秆直接还田如何实现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指标,达到与秸秆还田量、减施钾肥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利益最大化,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 4 结论

  • 在江西双季稻稻作区,采用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无论对于晚稻还是早稻,减施钾肥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影响不明显;减施钾肥,使穗数、实粒数略有下降,生产上减少10%~30%的施钾量,即一季稻田减施K2O 15~45kg/hm2,对实际产量无明显影响,并节省了水稻的生产成本。

  • 减施钾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稻秸秆和籽粒中全氮、全钾的含量,但对全磷含量影响不大。秸秆还田减施钾肥,植株的吸钾量有所下降,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增大,农学钾素利用效率有提高的趋势。

  • 本试验认为秸秆直接还田可有效补充和缓解土壤钾素亏缺,该结果可为南方双季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施肥环节提供参考方案,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 参考文献

    • [1] 张庆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36-37.

    • [2] 包雪梅,张福锁,马文奇,等.陕西省有机肥料施用状况分析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3(10):1669-1672.

    • [3] 龙欣,廖超林.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19(12):42-44.

    • [4] Wang B,Shen X,Chen S,et al.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opularizing demonstration of crop straw in Southwest China: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Integrating,Monitoring,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2018,93:998-1004.

    • [5] 胡诚,陈云峰,乔艳,等.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1):59-66.

    • [6] 杨从党,朱德峰,周玉萍,等.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增刊 1):35-39.

    • [7] 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等.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0(3):1-8.

    • [8] 林咸永,孙羲.不同水稻品种对钾的吸收及其对钾肥的反应 [J].土壤学报,1995,32(1):77-83.

    • [9] 李继福,薛欣欣,李小坤,等.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2):317-325.

    • [10] 王石军.发展我国钾肥工业的几点思考[J].化肥工业,1996,26(1):12-14.

    • [11] 谭德水,金继运,黄绍文,等.不同种植制度下长期施钾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33-139.

    • [12]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等.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1):2192-2199.

    • [13] 杨士红,沙世伟,何秋艳,等.节水灌溉水稻生长及产量对秸秆还田的响应[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8):20-23.

    • [14] 李继福,鲁剑巍,李小坤,等.麦秆还田配施不同腐秆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270-276.

    • [15]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等.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7):1337-1343.

    • [16] 朱利群,张大伟,卞新民,等.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J].土壤通报,2011,42(1):81-85.

    • [17]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315-316.

    • [18] 杨波,任万军,杨文钰,等.不同种植方式下钾肥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8,23(5):60-64.

    • [19] 孙志祥,韩上,武际,等.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9):9-13.

    • [20] 闫超,颜双双,王家睿,等.寒地稻秸还田与施钾肥对土壤水溶性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46(5):16-21.

    • [21] 王志勇,白由路,杨俐苹,等.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4):900-906.

    • [22] 莫钊文,李武,段美洋,等.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2):67-73.

    • [23]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等.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35(4):704-710.

    • [24] 张国发.施钾对寒地水稻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4):33-35.

    • [25] 刘晓霞,章哲,王光锋,等.平衡施钾对水稻甬优15号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9):1394-1396.

    • [26] 程文龙,韩上,武际,等.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72-78.

    • [27] 宋大利,侯胜鹏,王秀斌,等.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24(1):1-21.

    • [28] 刘淑军,黄晶,李冬初,等.钾肥和稻草不同配比下水稻产量及钾素释放规律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5):627-631.

    • [29] 廖育林,郑圣先,聂军,等.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持续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541-3550

  • 参考文献

    • [1] 张庆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36-37.

    • [2] 包雪梅,张福锁,马文奇,等.陕西省有机肥料施用状况分析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3(10):1669-1672.

    • [3] 龙欣,廖超林.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19(12):42-44.

    • [4] Wang B,Shen X,Chen S,et al.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opularizing demonstration of crop straw in Southwest China: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Integrating,Monitoring,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2018,93:998-1004.

    • [5] 胡诚,陈云峰,乔艳,等.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1):59-66.

    • [6] 杨从党,朱德峰,周玉萍,等.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增刊 1):35-39.

    • [7] 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等.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0(3):1-8.

    • [8] 林咸永,孙羲.不同水稻品种对钾的吸收及其对钾肥的反应 [J].土壤学报,1995,32(1):77-83.

    • [9] 李继福,薛欣欣,李小坤,等.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2):317-325.

    • [10] 王石军.发展我国钾肥工业的几点思考[J].化肥工业,1996,26(1):12-14.

    • [11] 谭德水,金继运,黄绍文,等.不同种植制度下长期施钾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33-139.

    • [12]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等.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1):2192-2199.

    • [13] 杨士红,沙世伟,何秋艳,等.节水灌溉水稻生长及产量对秸秆还田的响应[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8):20-23.

    • [14] 李继福,鲁剑巍,李小坤,等.麦秆还田配施不同腐秆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270-276.

    • [15]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等.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7):1337-1343.

    • [16] 朱利群,张大伟,卞新民,等.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J].土壤通报,2011,42(1):81-85.

    • [17]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315-316.

    • [18] 杨波,任万军,杨文钰,等.不同种植方式下钾肥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8,23(5):60-64.

    • [19] 孙志祥,韩上,武际,等.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9):9-13.

    • [20] 闫超,颜双双,王家睿,等.寒地稻秸还田与施钾肥对土壤水溶性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46(5):16-21.

    • [21] 王志勇,白由路,杨俐苹,等.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4):900-906.

    • [22] 莫钊文,李武,段美洋,等.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2):67-73.

    • [23]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等.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35(4):704-710.

    • [24] 张国发.施钾对寒地水稻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4):33-35.

    • [25] 刘晓霞,章哲,王光锋,等.平衡施钾对水稻甬优15号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9):1394-1396.

    • [26] 程文龙,韩上,武际,等.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72-78.

    • [27] 宋大利,侯胜鹏,王秀斌,等.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24(1):1-21.

    • [28] 刘淑军,黄晶,李冬初,等.钾肥和稻草不同配比下水稻产量及钾素释放规律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5):627-631.

    • [29] 廖育林,郑圣先,聂军,等.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持续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541-3550

  • 《中国土壤与肥料》招聘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