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朱凯迪(1998-),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牧草和作物测土施肥研究以及科技翻译,E-mail:468394913@qq.com。

通讯作者:

孙洪仁,E-mail:sunhongren@cau.edu.cn。

参考文献 1
李顺国,刘斐,刘猛,等.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3):459-470.
参考文献 2
王加亭,陈志宏.中国草业统计 2019[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6-8.
参考文献 3
谭金芳,张自立,邱慧珍,等.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 2 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4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的新应用公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7):1-4.
参考文献 5
Bray R H.Soil-plant relations:I.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exchangeable potassium to crop yields and to crop response to potash additions[J].Soil Science,1944,58:305-324.
参考文献 6
周鸣铮.中国的测土施肥[J].土壤通报,1987(1):7-13.
参考文献 7
黄德明.我国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及丰缺指标[J].华北农学报,1988,3(2):46-53.
参考文献 8
张福锁,陈新平,陈清.中国主要作物施肥指南[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9
孙洪仁,赵雅晴,曾红,等.中国若干区域玉米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2):26-34.
参考文献 10
孙洪仁,张吉萍,冮丽华,等.我国水稻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磷钾施用量研究[J].中国稻米,2018,24(5):1-10.
参考文献 11
孙洪仁,张吉萍,冮丽华,等.中国小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1):30-37.
参考文献 12
王纪泽,张学兰.谷子建议施肥研究[J].土壤通报,1985(4):158-161.
参考文献 13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中国北方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3):30-36.
参考文献 14
王彦,朱凯迪,孙洪仁,等.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研究[J].草地学报,2020,28(2):577-582.
参考文献 15
孙洪仁,曾红,刘江扬,等.中国农牧交错带燕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0):101-105.
参考文献 16
孙洪仁,张吉萍,吕玉才,等.中国北方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糖料,2019,41(1):23-27.
参考文献 17
钟培阁,孙洪仁,张吉萍,等.中国南方甘蔗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糖料,2021,43(1):51-56.
参考文献 18
王彦,朱凯迪,孙洪仁,等.中国苹果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适宜施肥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38(5):69-78.
参考文献 19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测土施肥土壤有效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9):1-5.
参考文献 20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测土施肥不同丰缺级别土壤的适宜施肥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3):7-11.
参考文献 21
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32.
参考文献 22
段春兰,董树新,刘明贵.不同施肥量及方法对谷子的产量效应[J].陕西农业科学,1987(4):6-7.
参考文献 23
张珠玉,王文忠.有机、无机肥不同施肥量对谷子氨基酸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88(2):174-182.
参考文献 24
郑剑英,赵更生,吴瑞浚.黄绵土在连续施肥下的肥料效应 [J].水土保持通报,1990(2):8-15,65.
参考文献 25
赵镭,程绍义,隋方功,等.施用氮磷钾肥对夏谷品质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0(1):34-38.
参考文献 26
徐福利,张金水,吕殿青.黄土丘陵区旱地谷子氮磷肥效及其最佳用量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54-58.
参考文献 27
郑剑英,吴瑞俊.陕北坡地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肥力变化 [J].水土保持通报,1995(5):14-18.
参考文献 28
谭金芳,徐本生,韩燕来,等.豫西旱地谷子氮磷肥效试验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2):68-72.
参考文献 29
郑剑英,赵更生,吴瑞俊.黄土丘陵沟壑区旱地肥料效应与养分循环平衡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1996(2):7-12.
参考文献 30
王殿武,周大迈,臧士国,等.太行山区旱地谷子推荐施肥量的确定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4):16-20.
参考文献 31
郑剑英.新修梯田旱作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1997(1):21-24.
参考文献 32
陈炳东.新修梯田作物施肥与土壤培肥效果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0,31(7):34-37.
参考文献 33
张小红,王自忠.会宁县谷子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9,40(9):23-25.
参考文献 34
王生录,崔云玲,张福武,等.陇中旱区新修梯田施肥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47-52.
参考文献 35
郝洪波,李明哲.配方施肥对成熟期谷子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62-64,72.
参考文献 36
杨淑霞,黄金钟,梁国爱.谷子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研究 [J].湖南农机,2010,37(7):19,23.
参考文献 37
褚清河,潘根兴,史海平.土壤养分相对较高与最大量下的最小因子效应[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679-685.
参考文献 38
罗世武,王勇,杨军学,等.宁南干旱区谷子肥料试验研究 [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4):88-91.
参考文献 39
刘建平,李龙江.冀西北春谷子“3414”肥效试验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6):1-5.
参考文献 40
李志军,贺丽瑜,梁鸡保,等.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谷子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107-109.
参考文献 41
杨艳君,王宏富,郭平毅,等.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3):566-576.
参考文献 42
罗世武,杨军学,张尚沛,等.宁南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施磷量对谷子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10506-10507.
参考文献 43
王晓军,王勇,张晓娟,等.氮磷钾平衡施肥对谷子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15,36(2):5-8,26.
参考文献 44
陈二影,秦岭,程炳文,等.夏谷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1):61-65.
参考文献 45
郝科星,李娜娜,侯富恩.氮、磷、钾肥运筹对谷子品质与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51-55.
参考文献 46
代小冬,徐心志,朱灿灿,等.谷子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J].作物杂志,2016(5):147-151.
参考文献 47
任月梅,杨忠,郭瑞锋,等.不同施肥水平对大同34号谷子产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6,44(4):27-30.
参考文献 48
殷振琴.测土配方施肥对谷子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136-137.
参考文献 49
关瑞.夏播谷子氮磷钾配比及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效应研究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8.
参考文献 50
李永虎,曹梦琳,杜慧玲,等.施肥位置及施肥量对杂交谷子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2):4177-4190.
目录contents

    摘要

    为了给我国谷子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Olsen-P) 第 1 至 5 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5、14 ~ 45、5 ~ 14、2 ~ 5 和 <2 mg/kg;当磷肥利用率 20% 时,目标产量 3 ~ 7.5 t/hm2 籽实谷子第 1 ~ 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 0、15 ~ 38、30 ~ 75、45 ~ 113 和 60 ~ 150 kg/hm2 ;目标产量 6 ~ 15 t/hm2 干草谷子第 1 ~ 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依次为 0、15 ~ 38、30 ~ 75、45 ~ 113 和 60 ~ 150 kg/hm2 ; 目标产量 15 ~ 45 t/hm2 青贮谷子第 1 ~ 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 0、13 ~ 38、26 ~ 77、38 ~ 115 和 51 ~ 153 kg/hm2 。初步建立了我国籽实和饲草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谷子测土施磷奠定了科学基础。

    Abstract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oil testing and phosphorus(P)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of millets,we studied the abundance-deficiency index(ADI)of soil P and the recommended phosphorus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RPFAR)for millets in China.The methods of scattered experimental data integration and the new applied formula based on“nutrient balance and target yield minus soil fertility yield”were adopted 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I of 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Olsen-P)for millets in China from the first to the fifth level are ≥45,14 ~ 45,5 ~ 14,2 ~ 5 and <2 mg/kg, respectively.When the phosphorus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in current season(PFUEICS)is 20% and the target yield of grain millet is 3 ~ 7.5 t/hm2 ,the ranges of the RPFAR for the abundance-deficiency level 1 ~ 5 from high to low are 0, 15 ~ 38,30 ~ 75,45 ~ 113,and 60 ~ 150 kg/hm2 ,respectively.When the PFUEICS is 20% and the target yield of millet hay is 6 ~ 15 t/hm2 ,the ranges of the RPFAR for the abundance-deficiency level 1 ~ 5 from high to low are 0, 15 ~ 38,30 ~ 75,45 ~ 113,and 60 ~ 150 kg/hm2 ,respectively.When the PFUEICS is 20% and the target yield of millet silage is 15 ~ 45 t/hm2 ,the ranges of the RPFAR for the abundance-deficiency level 1 ~ 5 from high to low are 0,13 ~ 38,26 ~ 77,38 ~ 115,and 51 ~ 153 kg/hm2 ,respectively.In this study,we have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recommended fertilization system of soil available P for grain and forage millets in China,and it lays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soil testing and phosphorus fertilization of millets in China.

    关键词

    谷子测土施肥有效磷丰缺指标施肥量

  • 谷子[Setaria italic(L.)Beauv.]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农作物,具有耗水少、抗干旱、耐瘠薄、营养丰富均衡、粮饲兼用等特征,是旱作生态农业的主栽作物[1]。目前我国籽实谷子每年种植面积近 80 万 hm2,产量近 240 万 t/ 年,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和辽宁省区种植面积位列前 5 位,其中内蒙古、山西和河北 3 省区占比高达 65% 以上[1]。近些年来,我国饲草谷子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低时仅 2 万余 hm2 / 年,高时逾 20 万 hm2 / 年,年产折合干草 10 万~130 万 t,主要集中于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等省区[2]

  •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确定作物施肥量的方法有 4 种,分别为“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养分平衡-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3-4]。作为系统定肥法,因空间适用范围大、时间持效性长、省时省力、简单易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一经创立便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测土推荐施肥的经典标准方法[5-8]。“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3-4]主要由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确定不同丰缺级别土壤适宜施肥量和测土定肥等 3 个环节构成,其中前 2 个环节是基础。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3-4]包括 3 个步骤,一是针对特定作物种类,多年、广泛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选择数十个乃至更多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的地块,进行全肥与缺素处理田间试验;二是建立“缺素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三是选定以缺素处理相对产量为依据的土壤养分丰缺分级方案,将分级方案中的缺素处理相对产量代入回归方程,求出各丰缺级别对应的土壤养分含量范围。确定不同丰缺级别土壤适宜施肥量[3-4]可以选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和“养分平衡-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之中的任何一种方法。

  • 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对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6-7],至今已经建立了诸如玉米、水稻、小麦等一些作物的诸多地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8-11]。但针对谷子的相关研究十分薄弱,仅王纪泽等[12]对赤峰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以至于我国谷子施肥至今尚无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可依。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工程庞大,需要巨资投入,而谷子等诸多小作物的科研投入强度较小,难以支撑大规模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孙洪仁研究团队创建了由“零散试验数据整合法”“土壤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构成的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克服了上述困难,并成功建立了紫花苜蓿、燕麦、甜菜、甘蔗和苹果等诸多小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13-18]。本研究拟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研究,旨在为我国谷子测土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 搜集我国开展的籽实和饲草谷子施磷试验文献。选择含有土壤有效磷含量、施磷处理产量及缺磷处理产量(未施磷肥,其他养分施用量与施磷处理相同)的文献,并提取上述数据。利用式(1) 计算谷子缺磷处理相对产量。

  • R-P=Y-P÷YP
    (1)
  • 式(1)中 R 为“缺磷处理相对产量”,Y-P 为“缺磷处理产量”,YP 为“施磷处理产量”。

  • 利用 Excel2019,选择适当模型建立谷子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利用所得回归方程和土壤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19]对土壤有效磷丰缺进行分级,高端和低端分别至多保留 1 个外推数据。

  • 采用“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式 2)[420]计算推荐施磷量。

  • FP=AP×1-R-P÷EP
    (2)
  • 式(2)中 FP为“推荐施磷量”,AP 为“目标产量磷素移出量”,R-P为“缺磷处理相对产量”,EP 为“磷素当季利用率”。

  • 籽实谷子单位经济产量磷素(P2O5)移出量确定为 10 kg/t[821];依据草谷比和含水量,确定干草谷子和青贮谷子的单位经济产量磷素(P2O5)移出量分别为 5 和 1.7 kg/t。籽实谷子目标产量确定为 3、3.75、4.5、5.25、6、6.75 和 7.5 t/hm2,目标产量磷素移出量依次确定为 30、37.5、45、52.5、60、 67.5 和 75 kg/hm2;干草谷子目标产量确定为 6、 7.5、9、10.5、12、13.5 和 15 t/hm2,目标产量磷素移出量依次确定为 30、37.5、45、52.5、60、67.5 和 75 kg/hm2;青贮谷子目标产量确定为 15、20、 25、30、35、40、45 t/hm2,目标产量磷素移出量依次确定为 25.5、34、42.5、51、59.5、68 和 76.5 kg/ hm2

  • 选取各丰缺级别缺素处理相对产量下限作为该级别缺素处理相对产量。设置 3 个磷素当季利用率,分别为 10%、20% 和 30%。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我国谷子施磷试验文献及土壤磷素丰缺指标研究相关信息

  • 搜集到我国开展的含有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缺磷处理的谷子施磷田间试验文献总计 30 篇,其中籽实谷子 30 篇,干草谷子 1 篇,青贮谷子 0 篇。其中 1980~1989 年 3 篇[822-23],1990~1999 年 8 篇[24-31],2000~2009 年 3 篇[32-34]、2010~2020 年 16 篇[35-50]。上述研究涉及县域 26 个,品种至少 15 个,土壤类型至少 14 个。从上述文献中提取出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缺磷处理和施磷处理产量数据 99 组,进而得到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缺磷处理相对产量配套数据 99 对。我国谷子施磷试验文献中土壤磷素丰缺指标研究的相关信息列于表1。其中,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为 1.8~49 mg/kg,缺磷处理相对产量范围为 40.8%~133.7%。

  • 表1 我国谷子施磷试验文献中土壤磷素丰缺指标研究相关信息

  • 续表

  • 续表

  • 2.2 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缺磷处理相对产量回归方程

  • 剔除部分不合理数据后,建立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缺磷处理相对产量回归方程如图1 和式(3)所示。式中,缺磷处理相对产量(y)范围为 40.7%~119.0%,土壤有效磷含量(x)范围为 1.8~42.0 mg/kg。

  • y=8.4027ln(x)+68.186R2=0.3438,n=90,P<0.01
    (3)
  • 2.3 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

  • 利用式(3)计算缺磷处理相对产量 100%、95 %、90%、80%……10% 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依次为 44.08、24.32、13.41、4.08、1.24、0.38、0.11、 0.03、0.01、0.003 和 0.001 mg/kg,依据高端和低端分别至多保留 1 个外推数据原则,舍弃超出限额的外推数据,得到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如表2 所示。

  • 表2 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

  • 注:带下划线数据为外推数据。

  • 2.4 我国谷子推荐施磷量

  • 我国籽实谷子、干草谷子、青贮谷子推荐施磷量分别列于表3~5。对于有效磷丰缺级别第 1~5 级土壤,目标产量分别为 3~7.5、6~15 和 15~45 t/hm2 的籽实谷子、干草谷子和青贮谷子,当磷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 30%、20% 和 10% 时,推荐施磷量依次为 0~102、0~153 和 0~306 kg/hm2 。本研究推荐施磷量明显低于表1 中谷子施磷试验文献的全肥处理施磷量(20~600 kg/hm2);在相同产量水平下,本研究的推荐施磷量大幅度降低。

  • 表3 我国籽实谷子不同目标产量和不同磷肥当季利用率下不同丰缺级别土壤的推荐施磷量

  • 表4 我国干草谷子不同目标产量和不同磷素当季利用率下不同丰缺级别土壤的推荐施磷量

  • 表5 我国青贮谷子不同目标产量和不同磷素当季利用率下不同丰缺级别土壤的推荐施磷量

  • 谷子推荐施磷量与土壤磷素丰缺级别呈线性负相关,丰缺级别越高,适宜施磷量越低,直至为零。谷子推荐施磷量与目标产量呈线性正相关,目标产量越高,推荐施磷量越高。谷子推荐施磷量与磷素当季利用率呈线性负相关,磷素当季利用率越高,推荐施磷量越低。

  • 当磷肥当季利用率 20% 时,目标产量 3~7.5 t/hm2 籽实谷子第 1~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 0、15~38、30~75、45~113 和 60~150 kg/hm2; 目标产量 6~15 t/hm2 干草谷子第 1~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依次为 0、15~38、30~75、45~113 和 60~150 kg/hm2 ;目标产量 15~45 t/hm2 青贮谷子第 1~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 0、13~38、 26~77、38~115 和 51~153 kg/hm2

  • 3 讨论

  • 3.1 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

  • 王纪泽等[12]的研究表明,赤峰谷子缺磷处理相对产量 95% 对应的土壤有效磷指标为 18.8 mg/kg。本研究结果为 24.3 mg/kg,明显高于王纪泽等[12]的研究结果。利用其建立的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赤峰谷子缺磷处理相对产量 90%、80% 和 70% 对应的土壤有效磷指标依次为 13.0、7.3 和 3.9 mg/kg。缺磷处理相对产量 90% 土壤有效磷指标与本研究结果(13.4 mg/kg) 颇为一致,但 80% 和 70% 指标明显高于本研究结果(4.1 和 1.2 mg/kg)。张福锁等[8]将我国北方旱地谷子土壤有效磷最高级别指标下限确定为 40 mg/kg,本研究结果(45 mg/kg) 较其略高。我国玉米[9]、水稻[10]、小麦[11]、苜蓿[13-14]、燕麦[15]、甜菜[16]、甘蔗[17]和苹果[18]缺磷处理相对产量 100% 对应的土壤有效磷指标集中于 30~50 mg/kg,本研究结果在此范围内。

  • 3.2 我国谷子推荐施磷量

  • 王纪泽等[12]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籽实谷子的推荐施磷量为 15~120 kg/hm2。张福锁等[8]针对目标产量 3~6 t/hm2 北方旱地籽实谷子的推荐施磷量为 0~120 kg/hm2。本文引用籽实谷子施磷试验文献[1222-50]的全肥处理施磷量为 42~600 kg/hm2。针对全国有效磷丰缺级别第 1 至 5 级土壤,目标产量为 3~7.5 t/hm2 的籽实谷子、6~15 t/hm2 的干草谷子和 15~45 t/hm2 的青贮谷子,磷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 30%、20% 和 10% 时,本研究确定的推荐施磷量依次为 0~102、0~153 和 0~306 kg/hm2。本研究结果与王纪泽等[12]及张福锁等[8]的推荐施磷量较为接近,但明显低于本文引用籽实谷子施磷试验文献[1222-50]的全肥处理施磷量。

  • 4 结论

  • 结果表明,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Olsen-P) 第 1~5 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5、14~45、5~14、2~5 和 <2 mg/kg;当磷肥利用率 20% 时,目标产量 3~7.5 t/hm2 籽实谷子第 1~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 0、15~38、30~75、45~113 和 60~150 kg/hm2 ;目标产量 6~15 t/hm2 干草谷子第 1~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依次为 0、15~38、 30~75、45~113 和 60~150 kg/hm2;目标产量 15~45 t/hm2 青贮谷子第 1~5 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 0、13~38、26~77、38~115 和 51~153 kg/hm2。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我国谷子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确定了我国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给出了不同目标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下不同有效磷丰缺级别土壤的推荐施磷量,初步建立了我国籽实与饲草谷子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谷子测土施磷奠定了科学基础。

  • 参考文献

    • [1] 李顺国,刘斐,刘猛,等.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3):459-470.

    • [2] 王加亭,陈志宏.中国草业统计 2019[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6-8.

    • [3] 谭金芳,张自立,邱慧珍,等.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 2 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 [4]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的新应用公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7):1-4.

    • [5] Bray R H.Soil-plant relations:I.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exchangeable potassium to crop yields and to crop response to potash additions[J].Soil Science,1944,58:305-324.

    • [6] 周鸣铮.中国的测土施肥[J].土壤通报,1987(1):7-13.

    • [7] 黄德明.我国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及丰缺指标[J].华北农学报,1988,3(2):46-53.

    • [8] 张福锁,陈新平,陈清.中国主要作物施肥指南[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 [9] 孙洪仁,赵雅晴,曾红,等.中国若干区域玉米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2):26-34.

    • [10] 孙洪仁,张吉萍,冮丽华,等.我国水稻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磷钾施用量研究[J].中国稻米,2018,24(5):1-10.

    • [11] 孙洪仁,张吉萍,冮丽华,等.中国小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1):30-37.

    • [12] 王纪泽,张学兰.谷子建议施肥研究[J].土壤通报,1985(4):158-161.

    • [13]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中国北方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3):30-36.

    • [14] 王彦,朱凯迪,孙洪仁,等.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研究[J].草地学报,2020,28(2):577-582.

    • [15] 孙洪仁,曾红,刘江扬,等.中国农牧交错带燕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0):101-105.

    • [16] 孙洪仁,张吉萍,吕玉才,等.中国北方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糖料,2019,41(1):23-27.

    • [17] 钟培阁,孙洪仁,张吉萍,等.中国南方甘蔗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糖料,2021,43(1):51-56.

    • [18] 王彦,朱凯迪,孙洪仁,等.中国苹果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适宜施肥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38(5):69-78.

    • [19]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测土施肥土壤有效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9):1-5.

    • [20]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测土施肥不同丰缺级别土壤的适宜施肥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3):7-11.

    • [21] 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32.

    • [22] 段春兰,董树新,刘明贵.不同施肥量及方法对谷子的产量效应[J].陕西农业科学,1987(4):6-7.

    • [23] 张珠玉,王文忠.有机、无机肥不同施肥量对谷子氨基酸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88(2):174-182.

    • [24] 郑剑英,赵更生,吴瑞浚.黄绵土在连续施肥下的肥料效应 [J].水土保持通报,1990(2):8-15,65.

    • [25] 赵镭,程绍义,隋方功,等.施用氮磷钾肥对夏谷品质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0(1):34-38.

    • [26] 徐福利,张金水,吕殿青.黄土丘陵区旱地谷子氮磷肥效及其最佳用量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54-58.

    • [27] 郑剑英,吴瑞俊.陕北坡地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肥力变化 [J].水土保持通报,1995(5):14-18.

    • [28] 谭金芳,徐本生,韩燕来,等.豫西旱地谷子氮磷肥效试验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2):68-72.

    • [29] 郑剑英,赵更生,吴瑞俊.黄土丘陵沟壑区旱地肥料效应与养分循环平衡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1996(2):7-12.

    • [30] 王殿武,周大迈,臧士国,等.太行山区旱地谷子推荐施肥量的确定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4):16-20.

    • [31] 郑剑英.新修梯田旱作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1997(1):21-24.

    • [32] 陈炳东.新修梯田作物施肥与土壤培肥效果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0,31(7):34-37.

    • [33] 张小红,王自忠.会宁县谷子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9,40(9):23-25.

    • [34] 王生录,崔云玲,张福武,等.陇中旱区新修梯田施肥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47-52.

    • [35] 郝洪波,李明哲.配方施肥对成熟期谷子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62-64,72.

    • [36] 杨淑霞,黄金钟,梁国爱.谷子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研究 [J].湖南农机,2010,37(7):19,23.

    • [37] 褚清河,潘根兴,史海平.土壤养分相对较高与最大量下的最小因子效应[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679-685.

    • [38] 罗世武,王勇,杨军学,等.宁南干旱区谷子肥料试验研究 [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4):88-91.

    • [39] 刘建平,李龙江.冀西北春谷子“3414”肥效试验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6):1-5.

    • [40] 李志军,贺丽瑜,梁鸡保,等.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谷子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107-109.

    • [41] 杨艳君,王宏富,郭平毅,等.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3):566-576.

    • [42] 罗世武,杨军学,张尚沛,等.宁南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施磷量对谷子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10506-10507.

    • [43] 王晓军,王勇,张晓娟,等.氮磷钾平衡施肥对谷子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15,36(2):5-8,26.

    • [44] 陈二影,秦岭,程炳文,等.夏谷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1):61-65.

    • [45] 郝科星,李娜娜,侯富恩.氮、磷、钾肥运筹对谷子品质与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51-55.

    • [46] 代小冬,徐心志,朱灿灿,等.谷子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J].作物杂志,2016(5):147-151.

    • [47] 任月梅,杨忠,郭瑞锋,等.不同施肥水平对大同34号谷子产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6,44(4):27-30.

    • [48] 殷振琴.测土配方施肥对谷子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136-137.

    • [49] 关瑞.夏播谷子氮磷钾配比及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效应研究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8.

    • [50] 李永虎,曹梦琳,杜慧玲,等.施肥位置及施肥量对杂交谷子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2):4177-4190.

  • 参考文献

    • [1] 李顺国,刘斐,刘猛,等.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3):459-470.

    • [2] 王加亭,陈志宏.中国草业统计 2019[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6-8.

    • [3] 谭金芳,张自立,邱慧珍,等.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 2 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 [4]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的新应用公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7):1-4.

    • [5] Bray R H.Soil-plant relations:I.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exchangeable potassium to crop yields and to crop response to potash additions[J].Soil Science,1944,58:305-324.

    • [6] 周鸣铮.中国的测土施肥[J].土壤通报,1987(1):7-13.

    • [7] 黄德明.我国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及丰缺指标[J].华北农学报,1988,3(2):46-53.

    • [8] 张福锁,陈新平,陈清.中国主要作物施肥指南[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 [9] 孙洪仁,赵雅晴,曾红,等.中国若干区域玉米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2):26-34.

    • [10] 孙洪仁,张吉萍,冮丽华,等.我国水稻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磷钾施用量研究[J].中国稻米,2018,24(5):1-10.

    • [11] 孙洪仁,张吉萍,冮丽华,等.中国小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1):30-37.

    • [12] 王纪泽,张学兰.谷子建议施肥研究[J].土壤通报,1985(4):158-161.

    • [13]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中国北方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3):30-36.

    • [14] 王彦,朱凯迪,孙洪仁,等.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研究[J].草地学报,2020,28(2):577-582.

    • [15] 孙洪仁,曾红,刘江扬,等.中国农牧交错带燕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0):101-105.

    • [16] 孙洪仁,张吉萍,吕玉才,等.中国北方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糖料,2019,41(1):23-27.

    • [17] 钟培阁,孙洪仁,张吉萍,等.中国南方甘蔗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初步研究[J].中国糖料,2021,43(1):51-56.

    • [18] 王彦,朱凯迪,孙洪仁,等.中国苹果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适宜施肥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38(5):69-78.

    • [19]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测土施肥土壤有效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9):1-5.

    • [20] 孙洪仁,曹影,刘琳,等.测土施肥不同丰缺级别土壤的适宜施肥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3):7-11.

    • [21] 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32.

    • [22] 段春兰,董树新,刘明贵.不同施肥量及方法对谷子的产量效应[J].陕西农业科学,1987(4):6-7.

    • [23] 张珠玉,王文忠.有机、无机肥不同施肥量对谷子氨基酸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88(2):174-182.

    • [24] 郑剑英,赵更生,吴瑞浚.黄绵土在连续施肥下的肥料效应 [J].水土保持通报,1990(2):8-15,65.

    • [25] 赵镭,程绍义,隋方功,等.施用氮磷钾肥对夏谷品质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0(1):34-38.

    • [26] 徐福利,张金水,吕殿青.黄土丘陵区旱地谷子氮磷肥效及其最佳用量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54-58.

    • [27] 郑剑英,吴瑞俊.陕北坡地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肥力变化 [J].水土保持通报,1995(5):14-18.

    • [28] 谭金芳,徐本生,韩燕来,等.豫西旱地谷子氮磷肥效试验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2):68-72.

    • [29] 郑剑英,赵更生,吴瑞俊.黄土丘陵沟壑区旱地肥料效应与养分循环平衡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1996(2):7-12.

    • [30] 王殿武,周大迈,臧士国,等.太行山区旱地谷子推荐施肥量的确定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4):16-20.

    • [31] 郑剑英.新修梯田旱作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1997(1):21-24.

    • [32] 陈炳东.新修梯田作物施肥与土壤培肥效果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0,31(7):34-37.

    • [33] 张小红,王自忠.会宁县谷子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9,40(9):23-25.

    • [34] 王生录,崔云玲,张福武,等.陇中旱区新修梯田施肥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47-52.

    • [35] 郝洪波,李明哲.配方施肥对成熟期谷子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62-64,72.

    • [36] 杨淑霞,黄金钟,梁国爱.谷子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研究 [J].湖南农机,2010,37(7):19,23.

    • [37] 褚清河,潘根兴,史海平.土壤养分相对较高与最大量下的最小因子效应[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679-685.

    • [38] 罗世武,王勇,杨军学,等.宁南干旱区谷子肥料试验研究 [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4):88-91.

    • [39] 刘建平,李龙江.冀西北春谷子“3414”肥效试验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6):1-5.

    • [40] 李志军,贺丽瑜,梁鸡保,等.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谷子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107-109.

    • [41] 杨艳君,王宏富,郭平毅,等.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3):566-576.

    • [42] 罗世武,杨军学,张尚沛,等.宁南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施磷量对谷子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10506-10507.

    • [43] 王晓军,王勇,张晓娟,等.氮磷钾平衡施肥对谷子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15,36(2):5-8,26.

    • [44] 陈二影,秦岭,程炳文,等.夏谷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1):61-65.

    • [45] 郝科星,李娜娜,侯富恩.氮、磷、钾肥运筹对谷子品质与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51-55.

    • [46] 代小冬,徐心志,朱灿灿,等.谷子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J].作物杂志,2016(5):147-151.

    • [47] 任月梅,杨忠,郭瑞锋,等.不同施肥水平对大同34号谷子产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6,44(4):27-30.

    • [48] 殷振琴.测土配方施肥对谷子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136-137.

    • [49] 关瑞.夏播谷子氮磷钾配比及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效应研究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8.

    • [50] 李永虎,曹梦琳,杜慧玲,等.施肥位置及施肥量对杂交谷子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2):4177-4190.

  • 《中国土壤与肥料》招聘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