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究背景和方法
-
按照农业行业标准 NY/T525 的定义,有机肥料是指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有机肥料主要包括商品有机肥料和农家肥[1]。
-
有机肥料在中国有近千年的使用历程,在中国农业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多优势,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能够给农作物提供多种养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使用性能,促进微生物的转化,对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绿色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近年来,过量施用化肥的负面问题突显,粮食安全的压力增加,这为有机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带来广阔的空间,同时伴随机遇和挑战。按照 ISO 7851《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分类》,有机肥料分为 5 类:有机氮肥、合成有机氮肥、氮磷有机肥料、氮钾有机肥料和氮磷钾有机肥料。
-
标准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文件,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文件[2]。在我国,标准通常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国际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制定国际标准。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标准化机构负责制定本国的国家标准。标准广泛地应用于进出口贸易,企业对标生产,它既是各个国家市场准入的门槛,也能形成技术壁垒,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挡箭牌。
-
本文旨在通过调研国内外有机肥料标准情况,对国内外有机肥料相关标准进行分析,提取重要的技术指标,进行比对,找出国内和国外标准的差异或差距,为企业生产、产品出口、科技研发提供技术依据和决策支撑。
-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调查、网站调研、标准比对、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有机肥料为主题,调研了国内外有机肥料相关的标准、科技文献、技术委员会(TC)、标准化组织机构等。对有机肥料标准中的重点指标进行了筛选、比对、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和对策建议(图1)。
-
图1 研究路径
-
2 国内外标准调研
-
2.1 国内情况
-
截至 2021 年 6 月,通过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可以查询到的有机肥料直接相关标准,国内有 72 项。其中,地方(DB)标准 43 项,国家标准 6 项(包括 GB/ T32951;GB/ T18877 等),化工(HG) 行业标准 4 项,环境(HJ)行业标准 1 项,农业 (NY)行业标准 16 项,商检(SN)行业标准 1 项,团体(T)标准 1 项。其中有 7 项标准对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和详细要求进行了明确规范,其余均为试验方法标准和有机肥料堆制和施用中的技术规程标准。这 7 项标准包括 DB43/ T1258—2017《菌糠生物有机肥》、DB53/ T350—2011《烟用商品有机肥料》、 HG/ T5332—2018《 腐植酸生物有机肥 》、NY/ T3618—2020《 生物炭基有机肥料 》、NY/ T525— 2021《有机肥料》、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和 T/CHAIA 0005—2018《腐植酸有机肥料》。其中,对有机肥料规定最为全面的是 NY/T525—2021《有机肥料》。
-
在已有的 43 项有机肥料地方标准中,山东省制定的地方标准最多,有 8 项。其次是云南省,有 5 项。山西省和江苏省仅次于山东省和云南省,各有 4 项地方标准(图2)。
-
图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机肥料地方标准制定数量对比
-
在国内,为了充分发挥生产、管理、科研等各方面专家在各个行业、产业、企业、组织、机构的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广泛开展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分子筛、稳定性同位素产品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经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肥料标委会),代号为 SAC/TC 105,对口 ISO/TC 134。
-
截至 2020 年(初),TC 105 归口的现行标准共计 186 项。其中,国家标准 116 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有 2 项:《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 18382— 2001)和《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 38400—2019)。化工行业标准 70 项。186 项标准中有 4 项标准和有机肥料直接相关,分别是 GB/T17419—2018《含有机质叶面肥料》(产品标准)、 GB/ T32951—2016《有机肥料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与强力霉素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标准)、HG/T5332—2018《腐植酸生物有机肥》(产品标准)、HG/T5602—2019《矿物源腐植酸有机肥料》(产品标准)。
-
2018 年 1 月,TC 105 归口标准 158 项,其中国家标准 106 项,化工行业标准 52 项。(其中,与有机肥料直接相关标准为 5 项,均为国家标准)
-
2016 年 12 月,TC 105 归口标准 154 项,其中国家标准 103 项,化工行业标准 51 项。与有机肥料直接相关标准为 5 项,均为国家标准。
-
由表1 和表2 可知,有机肥料相关标准占比不足归口标准总数的 3%。这说明我国有机肥料相关标准在肥料标准中占比不足,应该加大我国有机肥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力度。
-
2.2 国际和国外
-
2.2.1 国际标准化组织
-
ISO/TC 134 肥料、土壤调理剂和有益物质技术委员会成立于 1969 年,是我国肥料标委会的对口机构。肥料、土壤调理剂和有益物质领域的标准化,即其添加旨在确保或改善栽培植物的营养和 / 或改善土壤性质及其有效利用的材料。截至 2021 年 6 月,ISO/TC 134 已出版 56 项国际标准,虽然均是以肥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是没有单独的 “有机肥料”标准。56 项 ISO 标准中,明确为试验方法(包括某元素和物质含量的测定、取样、样本制备等方法和试验流程)的标准有 47 项。对化肥产品一般性要求的标准有 5 项。涉及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的分类、词汇术语、标记与声明、田间布施方面的标准有 4 项。
-
2.2.2 美国
-
美国的每个州都有其自身的肥料监管计划。美国植物食品管理机构协会(AAPFCO)力图在不损害消费者需求、环境保护或行业公平竞争的情况下取得这些实体之间的一致性。AAPFCO 是由来自美国各州、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的肥料管制官员和这些政府雇佣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协会,这些官员积极施行肥料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人员则从事有关混合肥料、肥料原料及其效果和 / 或组成部分的调查研究。美国肥料使用数据可在打印出版物“Commercial Fertilizers 2014”中获得,该出版物可通过肥料学会(TFI)购得。AAPFCO 同 TFI 合作出版了 2014 年版商品肥料报告。该报告按养分和按州记载了消耗量。
-
肥料学会(TFI)代表肥料行业发声,代表着肥料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为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的公共政策、沟通、管理和可持续性以及市场情报需求。
-
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INTERNATIONAL)是成立于 1884 年全球公认的自愿性标准的制定组织。AOAC 是一个通过微生物和化学标准的制定寻找合适的以科学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论坛。 AOAC 的肥料标准是在全球范围内用于促进贸易和促进公众健康和安全的标准。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研究表明,美国现阶段尚且缺乏联邦统一的肥料法,而是各州根据各自地区的特点,自发制定有关肥料法。各州在制定肥料法时需要参考美国植物食品管理机构协会 (AAPFCO)所提出的指导性标准[3]。
-
美国联邦法规 CFR§ 205.203 土壤肥力和作物养分管理实施标准对有机堆肥进行了规定。
-
2.2.3 欧盟
-
到 2022 年,主要食品生产部门必须应对未来的政策变化:最重要的是新的《欧盟肥料产品法规》功能规范;尽管其重要性和短期内对农民的重大影响,但大多数农民都不知道最近于 2019 年 6 月 5 日批准的《欧盟循环经济肥料产品法规》(EU 2019/1009)的新政策内容[4]。
-
新法规定中对于镉含量要求的变化引起了很多肥料厂家和行业内人士的关注,除镉外,新法规对于其他的重金属的含量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如六价铬、汞、镍、铅、无机砷。不仅如此,由于生产肥料的原料来源和种类不同,法规对于其中有害微生物、聚合物、回收利用材料和动物来源材料中有害物质的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这就要求各生产厂家对于新法规要进行详细研究,对质量严格把控,才能生产出符合欧盟准入要求的产品。
-
2.2.4 日本
-
日本肥料管理法于 1950 年 5 月 1 日公布,共 42 条,附则 4 条。从 1951 年 7 月 26 日至 2004 年 6 月 11 日经过 18 次修订。日本肥料管理法的宗旨 (第一条)是确保肥料质量,提高市场管理,促进公平交易和安全使用,对肥料规格、施用标准以及登记检查等方面行使立法,以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保护国民健康。本法所指“特殊肥料”是指米糠、堆肥等有机肥料。“普通肥料”是指特殊肥料以外的肥料(第二条第二款)[5]。
-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农林水产省于 2011 年 8 月宣布,腐叶土等肥料的放射性铯含量暂定标准为 400 Bq/kg。日本农林水产省将指导农户避免使用、生产和流通超标肥料。该指标是放射性元素指标,日本之所以有此规定的出台,是鉴于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继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事故。为了避免放射性元素泄露对日本农业和食品安全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制定了这条规定。有关有机肥中放射性元素的限量规定,目前能够查到的文献中,只有日本有此方面的相关规定。
-
3 国内外标准比对分析
-
3.1 可比对国内外标准
-
本文选取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主要进出口贸易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有机肥料产品国内外重点技术标准,明确了关联性强、可比性高的标准列表。其中,美国的相关规定来自环境保护署(EPA)《利用堆肥进行生物固体管理》(EPA 832-F-02-024)和美国植物食品管理机构协会(AAPFCO)所提出的指导性标准。该标准的提出是依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美国肥料学会(TFI)联合各州的食品与农业部门建立的肥料重金属安全浓度的广义风险模型。日本的相关规定来自《肥料管理法》。欧盟的相关规定来自欧盟 2003/2003 号肥料法规。俄罗斯相关规定主要来自 GOST R 50611。中国标准,主要选择 NY/T525— 2021《有机肥料》,GB 795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NY 884—2012《大肠杆菌群数》。
-
3.2 重点性能 / 关键标准比对
-
综合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标准与技术法规,可以认为,有机肥料中有机质含量、基本养分、重金属和病原体是决定有机肥质量的关键指标。以下将对这 4 个指标开展国内外标准和技术法规的标准比对。
-
3.2.1 有机质含量
-
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会对土壤理化性状造成影响,它在改善土壤结构、作物生长发育、根际微生物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质量分数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有机肥料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即指有机质占有机肥料总质量的百分比。有机质质量分数是衡量有机肥料中有机质含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表3 列出了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德国和英国对有机肥料中有机质质量分数的规定。
-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俄罗斯标准对于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要求最高,上限要求达到了 95%,下限不能低于 40%。而我国 NY/ T525—2021 标准要求有机质质量分数不能低于 30%。日本对有机质质量分数的要求也超过了 40%。德国要求是 30% 以上。英国的要求是 25%~35%。
-
肥料中的有机质能够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透水性,提升土壤肥力。但是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有机质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这个指标的制定,是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特性、主要作物和耕种传统来确定。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对于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的规定,也是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这个指标只是反映了当地土壤等实地情况的不同,并无优劣之分。
-
3.2.2 基本养分含量
-
土壤中的养分能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因此一些国家对有机肥料的养分做了最低限制。表4 中列出的指标为全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O)和总养分(N+ P2O5+ K2O),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作物生长的最重要的 3 种可吸收的大量元素氮、磷、钾。我国的农业行业标准 NY/T525— 2021 只对有机肥料中的总养分(N+ P2O5+K2O)作出了规定,即要求总养分的质量分数大于等于 4% (以烘干基计),在此基础上有些地方标准会根据当地的土壤养分制定碳氮比(C/N)指标,进而规范当地有机肥料的养分配比。
-
由表4 可知,对于氮磷钾和总养分的规定,我国台湾地区规定的最为详细,不仅对不同的堆肥方式进行了分别规定,而且对于指标的设定既有上限又有下限。便于在生产中进行严格和精准的掌控。除此之外,美国对于氮磷钾的规定也是既有上限又有下限。日本对畜禽粪便有机堆肥中氮磷钾和总养分的规定是设定了下限,但是没有设定上限。欧盟仅规定了全氮含量的上限和总养分的下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壤情况有很大差异,所以这 4 个指标的制定也是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各种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如大豆,种植大豆一定要施肥,但是一定要少施氮肥和磷肥,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
注:TS 为分取倍数,即浸提液总体积与显色对吸取浸提液体积之比。
-
同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类似,氮磷钾和总养分指标的制定,也是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特性、主要作物和耕种传统来确定的。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对于有机肥料中氮磷钾和总养分指标的规定,也是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这 4 个指标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地土壤、作物等实地情况的不同,并无优劣之分。
-
3.2.3 重金属和砷的限量
-
有机肥料的原辅料来源广泛,主要来自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其中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尤其是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企业大量使用铅、镉、砷、铜、锌、镍等微量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但由于动物胃肠道不易吸收利用这类微量元素,导致其在畜禽粪便中的蓄积,并直接影响了腐熟的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使用后重金属会积累于土壤中。在我国,以猪粪、鸡粪等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是土壤中铜、锌、铅、砷的重要来源。土壤中累积的重金属被植物吸收利用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虽然短期施用有机肥并未使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显著上升,但随有机肥施用次数增加,铅、镉等重金属在作物可食部分中含量上升,甚至超过标准中规定的限值,引起重金属超标,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而很多农产品对重金属有富集特性,如水稻对金属镉有很强的富集性,近年来镉大米事件时有发生,这无疑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明确有机肥中的重金属风险,并在标准和法规中进行严格的规定,在有机肥料的生产和施用中遵照执行,对防止农田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保障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由表5 可知,我国的 NY/T525—2021 对有机肥料中的铅、镉、铬、砷、汞进行了限量规定。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有机肥料中铜、铅、锌、镉、铬、砷、汞、镍都进行了限量规定。欧盟对于铜、铅和镉的要求是最为严格的,铜不能超过 70 mg/kg,铅不能超过 45 mg/kg,镉不能超过 0.7 mg/kg。欧盟对于有机肥料中重金属的规定是调研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限量值最低的。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对于铅和砷的限量标准比大多数其他国家的标准要求较为严格。
-
经过对比不难发现,美国有机肥标准中各重金属的限量值与其他地区的标准相比较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研究表明[3],美国现阶段尚且缺乏联邦统一的肥料法,而是各州根据各自地区的特点,自发制定有关肥料法。各州在制定肥料法时需要参考美国植物食品管理机构协会(AAPFCO)所提出的指导性标准。该标准的提出是依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美国肥料学会(TFI)联合各州的食品与农业部门建立的肥料重金属安全浓度的广义风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根据不同作物与土壤确定施肥量,然后计算在 0.5~1 hm2 间连续施肥后由肥料带入土壤的重金属浓度与植物吸收的重金属量,分析计算出人类在食用这些农作物制成的食品后所摄入的重金属量,再根据相关的试验结论联合评估,最终确定人类食物中重金属浓度的卫生安全范围,依据这些数据结果,计算出肥料中安全的重金属含量。根据该风险模型,得到了 AAPFCO 的肥料重金属限量标准。该标准不是强制性的,只是推荐方案。各州在 AAPFCO 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作物、轮作模式和耕作模式开展大量肥效鉴定的田间试验,再通过田间试验观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机质和养分的利用情况,从而建立合理的施肥标准体系。由此推测,美国为了能尽量考虑到各州的土壤成分特征和作物特征等问题,由 AAPFCO 及 EPA 等相关机构提出的指导性标准中的重金属限量范围便相对宽泛些。
-
3.2.4 病原体残余
-
有机肥料的原料主要是畜禽粪便、动物性产品加工废弃物以及作物秸秆、豆粕、棉粕、菇渣、沼渣、菌渣、木质素渣、落叶、草炭等农业废弃物,所以很容易携带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这 3 种传染性病原体或毒素。例如,鸡粪中的禽流感病毒、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菌、梭菌、李斯特菌等病原菌和虫卵,可以通过堆肥等热处理方法减少或完全消除,以防止病菌繁殖和传播。
-
表6 列出了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有机肥料中病原体(包括蛔虫卵、大肠杆菌、沙门菌和致病菌菌群)残余量标准。经过对比,发现中国对沙门菌的规定最为严格,检测结果要求为不得检出。沙门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感染沙门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而俄罗斯标准中则规定任何致病菌菌群均不得在有机肥料中被检出。
-
3.3 标准比对结论
-
通过标准技术条款差异性与关联性分析,形成较为客观的标准比对结论。从标准指标比对结果可以看出:
-
(1)在有机肥料基本养分和重金属限量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对于有机肥料进行了详细的类别和用途区分,每种用途的有机肥料中限量要求规定也不一样。这说明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对于有机肥料的用途类别和其中的指标规定研究的更为深入并且规范的更加明确。
-
(2)在有机肥料重金属限量方面,欧盟规定的更为严格。我国对于铅和砷的限量标准比大多数其他国家的标准要求较为严格。
-
(3)在病原体残余方面,俄罗斯标准的规定是所有国家中最为严格的,直接规定所有的致病菌群均不得检出。
-
(4)在放射性元素方面,日本因受到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对肥料中的放射性元素铯含量做了暂行规定,此类规定在其他国家和相关文献中未见报道。
-
(5)有机肥料中的总养分和有机质质量分数这两项指标,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环境、耕种作物的品种和传统以及历史沿革有不能拆分的密切联系,它能够反映出各地区土壤条件的差异,但是不代表相关标准之间的优劣差别。
-
4 提升有机肥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修订完善有机肥料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
-
通过标准比对发现,目前我国在有机肥料方面,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例如,《有机肥料》 (NY/T525—2021)中规定了重金属含量的限制标准,并未规定抗生素含量的限制标准,而《有机肥料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与强力霉素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32951—2016)只是制定了检测方法,也未对 4 种抗生素的残留限值做出规定。2017 年 12 月 4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示了《肥料分级及要求》(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生态级抗生素总量≤1.0 mg/kg,而农田级的肥料未做要求。鉴于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尽快修订完善有机肥料质量监管的标准体系,便于对有机肥料的生产、使用实施有效监管。尤其是有机肥原料如企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使用,肥料如何分级使用等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正确引导社会对废弃物的利用方向,确保土壤环境不再被二次污染。
-
4.2 借助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
-
建议科研院所和企业一起协作,广泛收集国内外有机肥料产品的政策、法规、生产和市场等相关信息。可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研判化工类产品的国内外市场走向和产品需求,打开国际市场,并以此推动国内有机肥料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目前国内有些大型肥业集团是以无机肥料的生产为主。如能逐步加大商品有机肥料的生产力度,提高有机肥料的产品生成比重和市场份额,则更加有利于企业在“十四五”期间调整产品结构,逐步转型。
-
4.3 制定培育和扶持有机肥料产品的政策和实施细则
-
建议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建立系统的有机肥料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培育政策和实施细则,扶持有机肥料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从政府层面给予扶持和奖励。积极帮助企业寻求出口市场,并以加大国内销售带动和促进产品出口。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加快推进肥料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快《肥料管理条例》的出台。
-
参考文献
-
[1]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机肥料:NY/T 525—2021[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5.
-
[2] 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 20000.1— 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6.
-
[3] 杨帆.美国肥料管理模式与启示[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3):1-3.
-
[4] 丁平.新规 | 欧盟新肥料管理法规,2022 年7月生效![EB/OL].(2022-01-17)[2022-02-20].https://wwwwww.sohu.com/a/517217544_121123712.
-
[5] 黄德明,成春彦.从日本肥料管理法看我国的复混肥料管理 [J].农业新技术,1989(6):1-4.
-
[6]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Organic materials management strategies:EPA 530-R-99-016[S].1999.
-
[7] Environment Mot.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Japan[S].2012.
-
[8] Regulation(EC)No 2003/2003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3 October 2003 relating to fertilisers[Z]. Strasbourg: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2003.
-
[9] Deutsches Institute fur Gutesicherung und Kennzeichnunge V.Qualitatssicherungssystem für kompost:RAL-GZ251[S].Sankt Augustin:Bundesgute Gemeinschaft Kompost,2007.
-
[10] BBC Laboratories,inc.Quality standard for finished compost [EB/OL].[2021-09-20].http://www.ciwmb.ca.gov/Organics/Products/Quality/Cqstandards.htm.
-
[11] 沈玉君,李冉,孟海波,等.国内外堆肥标准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启示[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2):265-271.
-
[12] William F.Compost quality standards & guidelines[R]. Brinton:Woods End Laboratories LLC,2000.
-
[13] 谢文凤,吴彤,石岳骄,等.国内外有机肥标准对比及风险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0,28(12):1958-1968.
-
[14] Saveyn H,Eder P.End-of-waste criteria for biodegradable waste subjected to biological treatment(compost & digest):technical proposals[M].Luxembourg: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4.
-
[15] 香港有机资源中心. 香港堆肥质量标准[S].(2005)[2021-09-10].http://www.hkbu.edu.hk/~ hkorc/.
-
[16] AAPFCO.Operations manual[EB/OL].(2013)[2021-09-10]. https://www.aapfco.org/pdf/operations_manual_2013.pdf.
-
[17] 严超,徐培志,解开冶,等.浅析我国精制有机肥质量标准存在问题及主要指标的制定[J].广东农业科学,2008(9):60-63,67.
-
[18] Masayoshi Koshino.Amendment of fertilizer control law in Japan [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Soil and Manure Japan,2003,74(2):257.
-
[19] Standards B,Institution L.Specification for composted materials:PAS 100:2011[S].London: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e,2011.
-
[20] Bloem E,Albihn A,Elving J,et al.Contamination of organic nutrient sources with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antibiotics and pathogen microorganisms in relation to P fertilizer potential 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stainable fertilizers:a review[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7,607/608:225-242.
-
[21] Saveyn H,Eder P.End-of-waste criteria for biodegradable waste subjected to biological treatment(compost & digest):technical proposals[M].Luxembourg: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4.
-
摘要
为了探明有机肥料国内外标准的情况和差异,调研、分析并选择中国、美国、日本、欧盟、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的相关肥料标准和相关技术法规,选取有机质质量分数、基本养分含量、重金属和砷元素限量、病原体残余 4 个指标,进行标准比对,并得出结论:(1)在有机肥料基本养分和重金属限量方面,我国的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对于有机肥料进行了详细的类别和用途区分。(2)在有机肥料重金属限量方面,欧盟规定的更为严格。我国对于铅和砷的限量标准比大多数其他国家的标准要求更为严格。(3)在病原体残余方面,俄罗斯标准的规定是所有国家中最为严格。(4)在放射性元素方面,日本因受到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对肥料中的放射性元素铯含量做了暂行规定。(5)有机肥料中的总养分和有机质质量分数这两项指标,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环境、耕种作物的品种、传统以及历史沿革有密切联系,它能够反映各地区土壤条件差异,但不代表相关标准间的优劣差别。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ituation and differences of standards for organic fertilizer at home and abroad,we investigated,analyzed and selected the standards and releva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hina,the United States,Japan, European Union,the United Kingdom,Germany and Russia,and selected four indicators:mass fraction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basic nutrients,limit of heavy metals and arsenic,and pathogen residue for standard compariso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In terms of the limit of basic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of organic fertilizers,Chinese Taiwan region and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ave made a detailed classification and use of organic fertilizers.(2)In terms of heavy metal limits for organic fertilizers,European Union regulations are more stringent. The limit standards of plumbum and arsenic in China are stricter than those in most other countries.(3)In terms of pathogen residue,the Russian standard is the most stringent in all countries.(4)In terms of radioactive elements,Japan has made interim provisions on the content of radioactive element cesium in fertilizers due to the accident of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5)The two indicators of total nutrients and organic matter mass fraction in organic fertiliz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il environment,varieties,traditions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ultivated crops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It can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of soil conditions in various regions,but does not represen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levant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