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保善存(1999-),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林木育种研究。E-mail:bshancun@163.com。

通讯作者:

樊光辉,E-mail:qhfgh@163.com。

参考文献 1
张倩,刘根红,杨世花,等.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深度对枸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1(18):99-106.
参考文献 2
王亚雄,常少刚,王锐,等.不同有机肥对宁夏枸杞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91-95.
参考文献 3
白寿宁.宁夏枸杞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552-559.
参考文献 4
Liu L,Sha X Y,Wu Y N,et al.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protects retinal ganglion cell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jury[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20,15(8):1526-1531.
参考文献 5
Kan X H,Yan Y M,Ran L W,et al.Evaluation of bioaccessibility of zeaxanthin dipalmitate from the fruits of Lycium barbarum in oil-in-water emulsions[J].Food Hydrocolloids,2010,38:275-284.
参考文献 6
张俊华,张翼,李明.宁夏枸杞园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9):161-170.
参考文献 7
王文团.耐盐碱细菌筛选与生物菌肥对盐碱地作物的影响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0:12-15.
参考文献 8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6):1296-1301.
参考文献 9
赵栋.微生物肥料在枸杞上的应用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27-33.
参考文献 10
李小刚,周倩倩,李捷,等.两种微生物肥料对景电灌区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3,31(2):163-168.
参考文献 11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4):149-154.
参考文献 12
戴梅,宫象辉,丛蕾,等.PGPR 制剂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J].山东科学,2006,19(6):9-11.
参考文献 13
徐伟慧,刘泽平,符春敏,等.根际芽孢杆菌对水稻根系的促生效应[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4):59-63.
参考文献 14
赵龙飞,徐亚军,邵璇,等.两株内生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5):1664-1677.
参考文献 15
耿鋆,张西营,郭晓宁,等.柴达木盆地大气降尘可溶盐物源探讨及其资源与环境影响[J].地质学报,2021,95(7):2082-2098.
参考文献 16
李云翔,王少东,柯英,等.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2):113-118.
参考文献 17
李梦娣,冯国军,杨晓旭,等.叶面肥对菜豆光合指标及植株性状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1(3):7-12.
参考文献 18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6):1296-1301.
参考文献 19
Ou L,Wei G,Zhang Z Q,et al.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irradiance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pepper species[J].Photosynthetica,2015,53:85-94.
参考文献 20
马彦军,王亚涛,杨万鹏,等.10 个种源黑果枸杞光合作用特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6):155-159.
参考文献 21
张自萍,黄文波.枸杞总黄酮和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J].农业科学研究,2006(1):22-24.
参考文献 22
柴发永,李守拙.对《中国药典》枸杞子中甜菜碱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药品标准,2009,10(2):87-90.
参考文献 23
蔡靳,惠伯棣,蒋继志,等.一种测定枸杞鲜果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2):250-256.
参考文献 24
杨巍,王柏松,刘晶,等.液相色谱法测定猕猴桃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前处理技术优化[J].食品科学,2015(20):163-167.
参考文献 25
刘梦瑶.宁夏黄果枸杞酚类物质分析及抗氧化、体外消化和发酵特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
参考文献 26
杨文娟,侯旭杰,阿依古丽·吾斯曼,等.超声辅助提取花生根多酚工艺优化及组成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107-111.
参考文献 27
向文娟,王孝雯,孙大文.水杨酸结合气调保鲜对宁夏枸杞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43(9):81-87.
参考文献 28
Hayward H E,Bernstein L.Plant-growth relationships on saltaffected soils[J].Botanical Review,1958,24(8):584-635.
参考文献 29
郑慧杰,徐豪东,王学良,等.不同生物质材料对蕉园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3):36-41.
参考文献 30
王宏凯,周广业,丁宁平,等.不同肥力土壤的供磷能力和磷肥肥效研究[J].土壤通报,1999,30(1):31-34.
参考文献 31
吕亮雨,段国珍,苏彩风,等.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4):476-483.
参考文献 32
赵栋,王有科,李杰,等.4 种微生物肥对枸杞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47(6):87-92.
参考文献 33
李薛娟,阿孝珠,白露超.诺木洪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21,19(4):1232-1236.
参考文献 34
许艳丽,张红骥,张匀华,等.施用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7(2):198-203.
参考文献 35
张雪娇,石晶晶,常娜,等.多功能土壤微生物菌剂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46-49.
参考文献 36
张敏硕,赵英男,杨威,等.微生物菌剂对张北冷凉坝上地区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活化土壤磷钾的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3):235-239.
参考文献 37
包慧芳,王宁,侯敏,等.生物有机肥对枸杞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20,57(3):545-552.
参考文献 38
高洁.几种新型肥料在枸杞上的肥效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6):85-87.
参考文献 39
Cong P,Ouyang Z,Hou R,et al.Effects of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on aggregation and aggregate-associated carbon in saline soils[J].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7,168:33-41.
参考文献 40
宋双双,孙保平,张建锋,等.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8,35(4):761-769.
参考文献 41
李硕,秦闯,魏欢,等.设施茄子各生育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42(6):65-70.
参考文献 42
丁龙平,杨倩.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对黄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2):111-113.
参考文献 43
于会丽,徐国益,路绪强,等.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西瓜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20,37(7):1025-1035.
参考文献 44
龚怡,赵航文,杨明志,等.不同浓度微生物肥料对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18(3):16-18.
参考文献 45
韩广泉,侯红燕,王珂,等.微生物菌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开发与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9):35-36.
参考文献 46
李鹏程,苏学德,王晶晶,等.腐植酸肥与菌肥配施对果园土壤性质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1):121-126.
参考文献 47
李进文,王贵荣,周向军,等.不同施肥种类对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5,46(5):24-25.
目录contents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用量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柴达木地区有机枸杞生长发育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合理施入量,为该地区土壤培肥及有机枸杞增产提供科学依据。以诺木洪农场实验区“宁杞 7 号”为试验材料,设置 5 个用量水平(29.70、44.55、59.40、74.25、98.10 kg·hm-2),以不施加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用量下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柴达木地区有机枸杞生长的影响,对枸杞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与 CK 相比,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促进了枸杞生长,枸杞的株高、冠幅、地径、结果枝长、叶面积和 SPAD 值明显增加,LN3(59.40 kg·hm-2)处理的促生效果最佳;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显著增强了枸杞的光合作用,其胞间 CO2 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较对照均显著增强, LN3 处理效果最佳;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后,有效地降低土壤的 pH 值和电导率,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并促进了土壤养分含量的积累,与 CK 相比,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明显增加,LN3 处理对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土壤肥力最佳;土壤肥力提升后进一步增加了产量,LN4(74.2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较 CK 增产 28.73%; 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还改善了果实品质,枸杞果实中枸杞多糖、黄酮、甜菜碱、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多酚含量分别较 CK 显著提高,LN3 处理的效果最佳。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用量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有机枸杞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过量会有抑制作用,其中每公顷施用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 59.40 kg 效果最好。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age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icrobial inoculum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organic Lycium barbarum L. and soil properties in Qaidam area were studied,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dosage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oil fertilization and organic Lycium barbarum L. production increase in this area.“Ningqi No.7”in Nuomuhong experimental area was used as the test material,and five dosage levels(29.70,44.55,59.40,74.25 and 98.10 kg·hm-2)were set up,with no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s the control(CK). Compared with CK,the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icrobial inoculum promoted the growth of Lycium barbarum L. . The plant height,crown width,ground diameter,fruiting branch length,leaf area and SPAD value of Lycium barbarum L. were increased obviously. LN3(59.40 kg·hm-2)had the best growth promoting effect. The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photosynthesis of Lycium barbarum L. ,and its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transpiration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ere all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K,with LN3 being the best treatment. The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promoted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 Compared with CK,it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pH value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oil,and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available phosphorus,available potassium and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in soil. LN3 treatment had the most obvious effect on soil improvement with the best soil fertility. After the soil fertility was improved,the yield was further increased,and LN4 treatment(74.25 kg·hm-2)had the best effect,the yield was increased by 28.73%,compared with CK. The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lso improved the fruit quality. The contents of Lycium barbarum L. polysaccharides,flavonoids,betaine,carotenoids,ascorbic acid and polyphenols in Lycium barbarum L. frui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K,and the treatment of LN3 had the best effect.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the growth of organic Lycium barbarum L. was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under different dosage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icrobial inoculum,but excessive dosage could inhibit growth,and the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icrobial inoculum of 59.40 kg·hm-2 had the best effect.

    关键词

    枸杞微生物菌剂土壤肥力产量品质

  • 枸杞(Lyciumbarbarum L.)属茄科枸杞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抗逆性较强[1]。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地区,是高原地区特色药食两用植物资源[2],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如黄酮、甜菜碱、枸杞多糖具有补肾养肝、滋肺明目、补虚劳、抗肿瘤和延缓衰老等功效[3],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目前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深层挖掘和研究[4-5]

  •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及生物活性降低[6-7],严重影响枸杞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微生物菌剂在改良土壤环境中的应用发展迅速。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理活性,改善土壤性质,促进植物生长,有效缓解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农产品的绿色安全问题也有重大意义[8-9]。李小刚等[10]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剂可使枸杞多糖提高 0.25%~25.76%,使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 37.29%~81.87%,黄酮提高 4.28%~23.42%,甜菜碱提高 0.374%~0.798%。何嘉等[11]研究发现施入微生物菌剂后,能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土壤养分,从而达到促生、丰产的效果,对枸杞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均有提升效果。

  • 芽孢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其菌体繁殖系数高、抗逆性强、成本低,是有效的生物肥料菌种之一[12]。目前,关于芽孢杆菌对植物的促生效应研究较多。徐伟慧等[13]研究不同根际芽孢杆菌及其复合菌剂对水稻根系的促生效应,发现对水稻促生效果较好,可作为微生物肥料生产的候选菌剂。赵龙飞等[14]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可提高大豆幼苗的耐盐性,对盐胁迫环境的大豆幼苗具有修复作用。前人对芽孢杆菌针对其他作物生产实践中研究较多,但目前关于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影响枸杞生长发育的报道相对较少。为此,本试验以“宁杞 7 号”为研究对象,配施了 5 种不同用量的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进行田间试验,以研究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明确其合理施入量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施肥措施,为枸杞园土壤肥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试验区设于诺木洪农场,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宗加镇。东经 36°43′41.51″,北纬 96°42′63.92″,海拔 2790 m,平均气温 4.3℃,年降水量 38.9 mm,年均蒸发量 2820 mm,年均日照长达 3250 h[15]。干旱少雨、日照充沛、昼夜温差大,属高原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土壤 pH 值为 7.8~8.2,砂壤土,病虫害较少,无工业污染,具备发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自然环境,适合于有机枸杞生长。

  • 1.2 试验材料

  • 供试土壤为旱田内陆盐碱土,土壤电导率(土水比 1∶5)为 5.13 mS·cm-1。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 10.71 g·kg-1、碱解氮 128.00 mg·kg-1、有效磷 46.26 mg·kg-1、速效钾 350.60 mg·kg-1

  • 供试肥料为绿能 2 号,由青海灿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为黑色粉末,主要成分为腐植酸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 2.0 亿·g-1;作为基肥施用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 40%,N+P2O5+K2O ≥ 5%。

  • 供试品种是栽植于诺木洪农场的 5 年生“宁杞 7 号”枸杞,该品种具备生长迅速、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16]

  • 1.3 试验设计

  • 本试验设置 5 个不同用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处理(LN1、LN2、LN3、LN4、LN5),并以不施微生物菌剂做对照(CK),共 6 个处理。施用的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用量如表1 所示,每个处理重复 3 次,一共 18 个小区,每个小区均栽植有 30 株枸杞树,株距 1 m,行距 3 m,小区面积 90 m2。于 2021 年 7 月 1 日在植株滴水线下方挖穴,穴长 80 cm、宽 20 cm、深 30 cm,将绿能 2 号粉剂充分溶于水后施入穴中,对照组施加清水,覆土。在施肥后马上灌水,使肥料均匀分布在枸杞根部,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

  • 表1 试验设计的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种类及用量

  • 1.4 指标测定

  • 1.4.1 枸杞形态特征的测定

  • 每个处理选 9 棵长势一致的样树,测量株高、冠幅、地径、结果枝长度。树高每株样树测 3 次取平均值。冠幅测量相互垂直的 2 个方向树冠直径,测 3 次取平均值。地径指距离地面 20 cm 处的树干直径,测 3 次取平均值。选取枸杞样树上部 3 枝枝条作为结果枝长度测量枝条,结果枝长度为 9 株样树测量的结果枝长度的平均值。采用卷尺测定树高、冠幅、结果枝长度,用游标卡尺测定地径。叶面积和 SPAD 值测定时在样树上部选取 9 个长势一致的枝条,每个枝条随机选取 5 片功能叶片,然后使用 IC Measure2.2.2.133 软件测量其叶面积,用 SPAD-502 叶绿素仪对叶片 SPAD 值进行测定[17-18]

  • 1.4.2 枸杞光合指标的测定

  • 光合特性在盛果期使用 Li-COR6400 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进行测定,需选择天气晴朗的时间测量,且需选枝条顶部功能叶片,3 次重复取平均值分析测定,测定时间为 8 月 30 日 9:00 —11:00,系统自动记录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 CO2 浓度(Ci)后计算出水分利用率(WUE)= Pn/Tr[19-20]

  • 1.4.3 果实品质的测定

  • 鲜果:使用游标卡尺测定枸杞纵径和横径,通过计算得到纵横比,进而获得鲜果的果形指数;干果:选用盛果期果实,放入塑料大棚中晒干,采用四分法选取每个处理的干果测定以下指标:枸杞多糖根据 GB/T18672—2014 中的苯酚-硫酸法比色测定其含量[20];甜菜碱通过离子色谱法测量其含量[21];黄酮按照《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22];类胡萝卜素参照 GB 5009.83—2016 中食品 β 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23];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果实中抗坏血酸[24];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枸杞多酚含量[25-27]

  • 1.4.4 枸杞产量测定

  • 对每组处理中的每一株所结全部果实干燥后进行质量测定,即为单株产量,计算其单株的平均产量,根据单株产量计算得出每公顷产量。

  • 1.4.5 土壤指标测定

  • 于 2021 年 10 月 1 日采集土样,按照 5 点混合取样法采集各个小区 0~30 cm 土层处土壤,混匀成 1 份样品,阴干。参照《土壤农化分析(第 3 版)》,测定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等指标[28-30]

  • 1.5 数据分析方法

  • 试验结果以所测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数据分析使用 Excel 2010,同时采用 SPSS 21.0 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枸杞形态特征的影响

  • 由图1 可知,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后枸杞的生长发育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枸杞的树高、冠幅、地径、结果枝长与 CK 相比都显著提高。其中 10 月 15 日 LN4 处理的枸杞树高较其他处理有明显增加,其高度为 112.04 cm,比 CK 增加 18.3%,各个处理树高整体增量在 5.6%~18.3%; 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明显有利于冠幅增长,LN4 处理对其促进效果最明显,10 月 1 日 LN4 处理枸杞冠幅最大,达到了 84.43 cm,较 CK 增加了 11.6%,但整体来看,不同处理下的冠幅增长表现为先增加后减缓再增长的趋势,8 月 15 日明显减缓,其可能原因是盛果期枝条重力较大,对冠幅影响较大;LN3 处理枸杞地径较其他处理增加明显,各施肥处理地径增量在 0.9%~10.45% 之间,9 月 1 日达到最高值 24.40 cm,和 CK 相比增加 10.45%;10 月 15 日各施肥处理的枸杞结果枝长较 CK 相比高出 5.0%~12.1%,LN4 处理最高可达 61.39 cm,与 CK 相比增加 19.35%,整体增加了 6.0%~19.35%。LN4 处理较 LN3 和 LN5 处理对枸杞的树高、冠幅和结果枝长效果更佳,LN3 处理对地径的效果最好。

  • 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后,叶面积较 CK 相比也有增大,9 月 1 日各处理变化较大,增量在 11.88%~16.3%,10 月 1 日 LN3 处理达到了最大值 7.37 cm2,与 CK 相比增加 23.65%;SPAD 值在 9 月 15 日各处理达到了最大值,以 LN2、LN3 和 LN4 处理最为明显,增量在 7.43%~11.37%,其中 LN3 处理 SPAD 值最高,达 67.19。综合考虑叶面积和 SPAD 值,LN3 处理效果最佳。根据数据分析,各处理促生效果明显优于不施生物肥处理,由此可以看出,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有机枸杞生长发育,效果以 LN3 和 LN4 处理相对较好。

  • 2.2 不同处理对枸杞光合作用的影响

  • 由表2 可知,施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可促进枸杞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促进枸杞生长。施入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后,枸杞 Pn、Tr、Gs、Ci、WUE 和 CK 相比得到明显增强,差异显著。Pn 的大小反映了单位时间内植物有机物的积累状况,各施肥处理效果均明显增加,较 CK 相比增量在 35.63%~90.80%,在 LN3 处理下达到最大,为 11.62 μmol·m-2·s-1,与 CK 差异显著;Tr 和 WUE 都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指标,LN3 处理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 4.15 μmol·m-2·s-1 和 2.80 g·kg-1,较 CK 增长了 32.59% 和 40.72%,与 CK 差异显著;Ci 和 Gs 作为研究植物光合特性的重要指标,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施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也有利于枸杞叶片 Gs 和 Ci 的增加,LN3 处理下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 171.45 μmol·m-2·s-1 和 295.25 μmol·mol-1,较 CK 增长了 66.45% 和 38.83%,差异显著。Gs 的增大会使叶片的 Tr 和 Ci 得到相应提高,进而增大叶片 Pn,施入微生物肥后各个指标均与 CK 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混施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后枸杞光合作用较 CK 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LN3 处理提升最为明显。

  • 2.3 不同处理对枸杞果实品质的影响

  • 由表3 可知,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影响枸杞果实中的枸杞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甜菜碱、抗坏血酸和多酚含量。其施用量对枸杞多糖影响较高,LN5 处理与 CK 相比差异显著,达到 4.36%,较 CK 增长了 16.89%;黄酮含量 LN1、LN2 和 LN3 处理和 CK 相比差异显著,增量达到了 20.0%~30.0%,LN2、LN3 处理的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为 0.13%,LN4 和 LN5 处理与 CK 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 LN2 和 LN3 处理效果最好,分别达到 115.58 和 114.68 mg·100 g-1,较 CK 差异显著,与 CK 相比增量分别达到 50.10% 和 48.94%,LN2 和 LN3 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 甜菜碱 LN2 和 LN3 处理较 CK 显著差异,甜菜碱含量依次为 LN3>LN2>LN4>LN5>LN1>CK,LN3 处理甜菜碱含量最多,为 0.79%,较 CK 增加了 56.14%;抗坏血酸 LN1 和 LN2 处理与 CK 相比增加最显著,LN2 和 LN1 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含量分别为 23.40 和 23.03 mg· 100 g-1,较 CK 增量为 15.84% 和 14.00%,其他处理显著低于 CK 处理;多酚含量 LN2、LN3 和 LN4 处理较 CK 差异显著,LN2、LN3 和 LN4 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分别为 0.94%、0.93% 和 0.93%,较 CK 增量为 13.41%~14.63%,LN1 和 LN5 处理较 CK 差异不显著。从果实品质方面来看,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后,果实品质显著升高。LN2 处理效果最好,该处理下枸杞果实的黄酮、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多酚含量均最高;甜菜碱含量仅次于 LN3,并显著高于 CK,得出 LN2 处理下枸杞果实品质最好。

  • 图1 不同施肥处理对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

  •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枸杞光合作用的影响

  • 注:同列内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0.05 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 表3 不同施肥处理对枸杞果实品质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枸杞果实产量的影响

  • 不同试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如图2 所示。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与 CK 相比,枸杞果实产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枸杞三茬果实产量随施芽孢杆菌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LN4 处理效果最好,比 CK 分别高出 39.32%、23.18% 和 38.55%,一茬果果实产量较二茬果和三茬果果实产量相比,与 CK 差异最显著。研究表明,6 个处理中,LN4 处理年产量最高,达到 43.90 kg·hm-2,较 CK 增产 28.73%,整体表现为 LN4>LN5>LN3>LN2>LN1>CK,LN1、LN2、LN3、LN4、LN5 和 CK 处理年产量分别达到 35.30、38.43、41.17、43.90、 41.50、34.10 kg·hm-2,比 CK 分别增产 3.52%、 12.68%、20.73%、28.73%、21.70%。数据分析表明,施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的年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施入量的增加,年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因此要合理控制其施入量,避免过多或过少,LN4(74.25 kg·hm-2)处理对枸杞果实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 图2 不同施肥处理对枸杞果实产量的影响

  • 注:相同茬果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 2.5 不同处理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如表4 所示,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后改善了土壤环境,土壤 pH 和土壤电导率明显降低。在不同用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土壤性状改良情况各不相同。施用后可使土壤 pH 降低,LN4 处理使土壤 pH 显著降低 0.73,较 CK 减少了 9.18%,其余各处理 pH 较 CK 均有下降趋势,除 LN1 外,其他处理均与 CK 间差异显著;土壤电导率为 3.45~4.35 mS·cm-1,电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CK、LN5、LN3、LN1、LN2、LN4,各处理均与 CK 差异显著,其中 LN4 处理能够更好地降低土壤电导率,较 CK 降低 26.09%,LN2 和 LN4 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有机质含量与 CK 相比均差异显著,施用菌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 LN4 处理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达到了 17.03 g·kg-1,较 CK 增加了 45.80%,LN2 和 LN3 处理次之;LN3 处理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最高,较 CK 均差异显著,分别为 152.00、78.77、518.00 mg·kg-1,比 CK 分别增加 13.43%、21.99%、 27.17%,LN5、LN4 和 LN4 次之,均与 CK 差异显著;碱解氮含量 LN4 和 LN5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有效磷和速效钾表现为 LN3>LN4>LN5>LN2>LN1>CK 处理,各处理均与 CK 差异显著,其中有效磷含量 LN2 和 LN5 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速效钾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土壤养分含量随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使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土壤 pH 和电导率的变化趋势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施用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可以降低土壤 pH 和电导率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LN4 处理效果最好;从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来看,效果以 LN3 处理较好。因此,LN3 和 LN4 处理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效果较好。

  • 表4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 讨论

  • 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可以明显加速有机肥料分解速度,促进枸杞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并且能改善诺木洪农场有机枸杞种植地土壤性状,有利于土壤培肥[31]。但不同生物肥对其改良效果不同,可能原因是不同的有益菌其生态位不同[32]。柴达木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土壤为内陆盐碱土,且近几年镰刀菌(Fusarium)造成枸杞根腐病发生严重[33],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如此严苛的环境条件导致多数有益菌不能快速繁殖建群。芽孢杆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拮抗微生物,其适应性强,对根腐病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能加速土壤有机物分解,改良土壤环境,协助植物吸收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对环境污染小,是生产“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肥料[34]

  • 3.1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枸杞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本研究发现,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后可明显改善枸杞生长发育,枸杞的株高、冠幅、地径、结果枝长和叶面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与何嘉等[8]研究结果一致,LN3 和 LN4 对枸杞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最佳。张雪娇等[35]探究了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混施会提高叶片的 SPAD 值并使其光合速率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增大,本试验与其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的施用提高了枸杞叶片 SPAD 值,增强了枸杞的光合作用,其 Tr、Ci、Pn、Cs 与 CK 相比显著提高,LN3 处理效果最好。

  • 3.2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枸杞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施用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后枸杞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张敏硕等[36]研究发现,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果实产量,与本试验施用不同用量的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均可显著提高产量的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 LN4 处理下枸杞果实产量最高。包慧芳等[37] 研究发现,施用微生物菌剂后枸杞果实中枸杞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李小刚等[10]研究发现,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明显提高枸杞中类胡萝卜素、黄酮、甜菜碱含量。高洁[38]研究混合施用微生物肥、芽孢杆菌微生态生防制剂和腐熟农家肥后,枸杞干果粒度、总糖和多糖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GB/T18672—2014),可达到特优级,枸杞土壤营养成分、枸杞外观品质和产量、枸杞干果营养成分含量等方面均高于对照处理,效果最佳。本试验与他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施用不同量的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均可提高枸杞果实的枸杞多糖、甜菜碱、黄酮、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多酚含量,改善果实的品质。

  • 3.3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枸杞根系土壤性状的影响

  • 施用微生物菌剂后可以提高有机枸杞种植地土壤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改善土壤的微环境,降低土地盐碱度,使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39-41]。丁龙平等[42]的试验中,施用微生物菌剂后降低了土壤电导率,但是混施的菌剂到达一定量时,随着用量的增加,电导率不再降低反而上升了,与本试验随着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浓度的增大,土壤电导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一致,本试验 LN4 处理土壤电导率降低而 LN5 处理增加。于会丽等[43]的试验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会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促进植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本试验中,施用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后,土壤中养分的含量明显提高,LN3 处理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的含量最多,与其研究结果一致。也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不同用量以及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不同[44-45],本试验仅选用了一种微生物菌剂的不同浓度,未选择不同种类微生物菌剂进行研究,需要后续继续深入研究。

  • 综上所述,在柴达木地区的有机枸杞种植园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均有积极影响。但在施用时,要控制其施入量,如果过低,微生物菌剂中活性微生物数量过低,则不能更好地促进枸杞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提高。在适宜的微生物菌剂施入量范围内,枸杞的生长随着施入微生物菌剂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对枸杞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会呈现出“阈值”现象,即施入量过高会对枸杞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产生抑制作用,并且会导致成本增加,如果大规模推广,就会造成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的浪费[46-47]。为了有机枸杞产业更好地发展,在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时,需要综合考虑栽培地的气候和土壤等因素,制定最合理的施入量,确保枸杞高产的同时节约成本。

  • 4 结论

  • 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可促进枸杞植株的生长发育,其树高、冠幅、地径、结果枝长和叶面积均较 CK 显著增加,也有助于枸杞叶片 SPAD 值增加,并提高枸杞光合能力进而增加产量; 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还能够提高枸杞多糖、甜菜碱、黄酮、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多酚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加有机枸杞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调节土壤 pH 值和电导率,培肥土壤。综合来看, LN3(59.40 kg·hm-2)处理能促进枸杞的生长发育, LN4(74.25 kg·hm-2)处理能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并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因此,每公顷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以 59.40 kg 最佳,既可以节约成本,也能促进枸杞生长发育,有机枸杞园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好且不会造成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浪费。

  • 参考文献

    • [1] 张倩,刘根红,杨世花,等.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深度对枸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1(18):99-106.

    • [2] 王亚雄,常少刚,王锐,等.不同有机肥对宁夏枸杞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91-95.

    • [3] 白寿宁.宁夏枸杞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552-559.

    • [4] Liu L,Sha X Y,Wu Y N,et al.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protects retinal ganglion cell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jury[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20,15(8):1526-1531.

    • [5] Kan X H,Yan Y M,Ran L W,et al.Evaluation of bioaccessibility of zeaxanthin dipalmitate from the fruits of Lycium barbarum in oil-in-water emulsions[J].Food Hydrocolloids,2010,38:275-284.

    • [6] 张俊华,张翼,李明.宁夏枸杞园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9):161-170.

    • [7] 王文团.耐盐碱细菌筛选与生物菌肥对盐碱地作物的影响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0:12-15.

    • [8]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6):1296-1301.

    • [9] 赵栋.微生物肥料在枸杞上的应用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27-33.

    • [10] 李小刚,周倩倩,李捷,等.两种微生物肥料对景电灌区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3,31(2):163-168.

    • [11]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4):149-154.

    • [12] 戴梅,宫象辉,丛蕾,等.PGPR 制剂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J].山东科学,2006,19(6):9-11.

    • [13] 徐伟慧,刘泽平,符春敏,等.根际芽孢杆菌对水稻根系的促生效应[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4):59-63.

    • [14] 赵龙飞,徐亚军,邵璇,等.两株内生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5):1664-1677.

    • [15] 耿鋆,张西营,郭晓宁,等.柴达木盆地大气降尘可溶盐物源探讨及其资源与环境影响[J].地质学报,2021,95(7):2082-2098.

    • [16] 李云翔,王少东,柯英,等.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2):113-118.

    • [17] 李梦娣,冯国军,杨晓旭,等.叶面肥对菜豆光合指标及植株性状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1(3):7-12.

    • [18]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6):1296-1301.

    • [19] Ou L,Wei G,Zhang Z Q,et al.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irradiance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pepper species[J].Photosynthetica,2015,53:85-94.

    • [20] 马彦军,王亚涛,杨万鹏,等.10 个种源黑果枸杞光合作用特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6):155-159.

    • [21] 张自萍,黄文波.枸杞总黄酮和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J].农业科学研究,2006(1):22-24.

    • [22] 柴发永,李守拙.对《中国药典》枸杞子中甜菜碱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药品标准,2009,10(2):87-90.

    • [23] 蔡靳,惠伯棣,蒋继志,等.一种测定枸杞鲜果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2):250-256.

    • [24] 杨巍,王柏松,刘晶,等.液相色谱法测定猕猴桃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前处理技术优化[J].食品科学,2015(20):163-167.

    • [25] 刘梦瑶.宁夏黄果枸杞酚类物质分析及抗氧化、体外消化和发酵特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

    • [26] 杨文娟,侯旭杰,阿依古丽·吾斯曼,等.超声辅助提取花生根多酚工艺优化及组成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107-111.

    • [27] 向文娟,王孝雯,孙大文.水杨酸结合气调保鲜对宁夏枸杞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43(9):81-87.

    • [28] Hayward H E,Bernstein L.Plant-growth relationships on saltaffected soils[J].Botanical Review,1958,24(8):584-635.

    • [29] 郑慧杰,徐豪东,王学良,等.不同生物质材料对蕉园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3):36-41.

    • [30] 王宏凯,周广业,丁宁平,等.不同肥力土壤的供磷能力和磷肥肥效研究[J].土壤通报,1999,30(1):31-34.

    • [31] 吕亮雨,段国珍,苏彩风,等.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4):476-483.

    • [32] 赵栋,王有科,李杰,等.4 种微生物肥对枸杞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47(6):87-92.

    • [33] 李薛娟,阿孝珠,白露超.诺木洪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21,19(4):1232-1236.

    • [34] 许艳丽,张红骥,张匀华,等.施用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7(2):198-203.

    • [35] 张雪娇,石晶晶,常娜,等.多功能土壤微生物菌剂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46-49.

    • [36] 张敏硕,赵英男,杨威,等.微生物菌剂对张北冷凉坝上地区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活化土壤磷钾的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3):235-239.

    • [37] 包慧芳,王宁,侯敏,等.生物有机肥对枸杞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20,57(3):545-552.

    • [38] 高洁.几种新型肥料在枸杞上的肥效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6):85-87.

    • [39] Cong P,Ouyang Z,Hou R,et al.Effects of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on aggregation and aggregate-associated carbon in saline soils[J].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7,168:33-41.

    • [40] 宋双双,孙保平,张建锋,等.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8,35(4):761-769.

    • [41] 李硕,秦闯,魏欢,等.设施茄子各生育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42(6):65-70.

    • [42] 丁龙平,杨倩.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对黄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2):111-113.

    • [43] 于会丽,徐国益,路绪强,等.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西瓜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20,37(7):1025-1035.

    • [44] 龚怡,赵航文,杨明志,等.不同浓度微生物肥料对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18(3):16-18.

    • [45] 韩广泉,侯红燕,王珂,等.微生物菌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开发与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9):35-36.

    • [46] 李鹏程,苏学德,王晶晶,等.腐植酸肥与菌肥配施对果园土壤性质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1):121-126.

    • [47] 李进文,王贵荣,周向军,等.不同施肥种类对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5,46(5):24-25.

  • 参考文献

    • [1] 张倩,刘根红,杨世花,等.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深度对枸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1(18):99-106.

    • [2] 王亚雄,常少刚,王锐,等.不同有机肥对宁夏枸杞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91-95.

    • [3] 白寿宁.宁夏枸杞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552-559.

    • [4] Liu L,Sha X Y,Wu Y N,et al.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protects retinal ganglion cell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jury[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20,15(8):1526-1531.

    • [5] Kan X H,Yan Y M,Ran L W,et al.Evaluation of bioaccessibility of zeaxanthin dipalmitate from the fruits of Lycium barbarum in oil-in-water emulsions[J].Food Hydrocolloids,2010,38:275-284.

    • [6] 张俊华,张翼,李明.宁夏枸杞园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9):161-170.

    • [7] 王文团.耐盐碱细菌筛选与生物菌肥对盐碱地作物的影响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0:12-15.

    • [8]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6):1296-1301.

    • [9] 赵栋.微生物肥料在枸杞上的应用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27-33.

    • [10] 李小刚,周倩倩,李捷,等.两种微生物肥料对景电灌区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3,31(2):163-168.

    • [11]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4):149-154.

    • [12] 戴梅,宫象辉,丛蕾,等.PGPR 制剂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J].山东科学,2006,19(6):9-11.

    • [13] 徐伟慧,刘泽平,符春敏,等.根际芽孢杆菌对水稻根系的促生效应[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4):59-63.

    • [14] 赵龙飞,徐亚军,邵璇,等.两株内生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5):1664-1677.

    • [15] 耿鋆,张西营,郭晓宁,等.柴达木盆地大气降尘可溶盐物源探讨及其资源与环境影响[J].地质学报,2021,95(7):2082-2098.

    • [16] 李云翔,王少东,柯英,等.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2):113-118.

    • [17] 李梦娣,冯国军,杨晓旭,等.叶面肥对菜豆光合指标及植株性状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1(3):7-12.

    • [18]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等.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6):1296-1301.

    • [19] Ou L,Wei G,Zhang Z Q,et al.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irradiance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pepper species[J].Photosynthetica,2015,53:85-94.

    • [20] 马彦军,王亚涛,杨万鹏,等.10 个种源黑果枸杞光合作用特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6):155-159.

    • [21] 张自萍,黄文波.枸杞总黄酮和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J].农业科学研究,2006(1):22-24.

    • [22] 柴发永,李守拙.对《中国药典》枸杞子中甜菜碱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药品标准,2009,10(2):87-90.

    • [23] 蔡靳,惠伯棣,蒋继志,等.一种测定枸杞鲜果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2):250-256.

    • [24] 杨巍,王柏松,刘晶,等.液相色谱法测定猕猴桃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前处理技术优化[J].食品科学,2015(20):163-167.

    • [25] 刘梦瑶.宁夏黄果枸杞酚类物质分析及抗氧化、体外消化和发酵特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

    • [26] 杨文娟,侯旭杰,阿依古丽·吾斯曼,等.超声辅助提取花生根多酚工艺优化及组成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107-111.

    • [27] 向文娟,王孝雯,孙大文.水杨酸结合气调保鲜对宁夏枸杞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43(9):81-87.

    • [28] Hayward H E,Bernstein L.Plant-growth relationships on saltaffected soils[J].Botanical Review,1958,24(8):584-635.

    • [29] 郑慧杰,徐豪东,王学良,等.不同生物质材料对蕉园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3):36-41.

    • [30] 王宏凯,周广业,丁宁平,等.不同肥力土壤的供磷能力和磷肥肥效研究[J].土壤通报,1999,30(1):31-34.

    • [31] 吕亮雨,段国珍,苏彩风,等.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4):476-483.

    • [32] 赵栋,王有科,李杰,等.4 种微生物肥对枸杞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47(6):87-92.

    • [33] 李薛娟,阿孝珠,白露超.诺木洪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21,19(4):1232-1236.

    • [34] 许艳丽,张红骥,张匀华,等.施用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7(2):198-203.

    • [35] 张雪娇,石晶晶,常娜,等.多功能土壤微生物菌剂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46-49.

    • [36] 张敏硕,赵英男,杨威,等.微生物菌剂对张北冷凉坝上地区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活化土壤磷钾的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3):235-239.

    • [37] 包慧芳,王宁,侯敏,等.生物有机肥对枸杞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20,57(3):545-552.

    • [38] 高洁.几种新型肥料在枸杞上的肥效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6):85-87.

    • [39] Cong P,Ouyang Z,Hou R,et al.Effects of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on aggregation and aggregate-associated carbon in saline soils[J].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7,168:33-41.

    • [40] 宋双双,孙保平,张建锋,等.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8,35(4):761-769.

    • [41] 李硕,秦闯,魏欢,等.设施茄子各生育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42(6):65-70.

    • [42] 丁龙平,杨倩.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对黄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2):111-113.

    • [43] 于会丽,徐国益,路绪强,等.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西瓜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20,37(7):1025-1035.

    • [44] 龚怡,赵航文,杨明志,等.不同浓度微生物肥料对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18(3):16-18.

    • [45] 韩广泉,侯红燕,王珂,等.微生物菌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开发与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9):35-36.

    • [46] 李鹏程,苏学德,王晶晶,等.腐植酸肥与菌肥配施对果园土壤性质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1):121-126.

    • [47] 李进文,王贵荣,周向军,等.不同施肥种类对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5,46(5):24-25.

  • 《中国土壤与肥料》招聘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