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1期文章目次
-
王娟 , 吕家珑 , 徐明岗 , 段英华 , 王伯仁 , 黄晶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01
摘要:为阐明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提高土壤肥力和合理施肥的模式,连续观测了16年不同施肥处理的红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并分析了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16年后,增量氮磷钾化肥有机肥配施(1.5NPKM)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呈上升趋势,16年增加了43.9%,年均增加 0.03 g·kg~(-1);氮磷钾配合施用及其配施有机物(NPK、NPKS、NPKM和M)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随时间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0.90~1.33 g·kg~(-1);不施氮肥(CK、PK)和氮磷(NP)、氮钾(NK)配施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这4个处理的土壤全氮16年平均下降了33.8%,年均下降0.02 g·kg~(-1).不同施肥的土壤碱解氮变化趋势与全氮类似,1.5NPKM处理的土壤碱解氮16年上升86.0%,年均增加3.33 mg·kg~(-1);NP、NK、NPK、NPKS、NPKM和M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随时间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84.4~110 mg·kg~(-1);而CK、PK两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下降了30.3%,年均下降1.66 mg·kg~(-1).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均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施有机肥、无机氮磷钾合理配比、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是维持和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有效措施,而不施氮肥或偏施氮肥都会导致土壤氮素肥力降低.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02
摘要:以农业部哈尔滨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8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黑土酶活性及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后黑土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的活性均产生较大的差异,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处理的土壤中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地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不施肥处理,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同施肥条件下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的活性均高于20~40 cm土层酶活性.此外,施肥对土壤真菌、细菌的呼吸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03
摘要:从三聚氰胺牛奶污染事件可以看到,三聚氰胺以其较高的含氮量,可显著提高掺入后混合物的含氮量和凯氏定氮法的总氮检出值.肥料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从三聚氰胺对植物的氮素有效性、吸收利用形态、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残留在农产品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等方面,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肥料中掺入三聚氰胺的风险:认为植物能吸收三聚氰胺,并会在植株中形成残留,进而影响植物性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因此,应对肥料中三聚氰胺予以限量.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04
摘要:利用自流式农田地下淋溶收集装置,研究设施蔬菜有机种植中有机肥与水的不同管理模式下氮素淋洗的变化特征,并对土壤-作物体系的氮素表观平衡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有机肥施肥量对淋洗液中NO_3~-N浓度有明显影响,并在施肥后60 d左右出现峰值,种植期间的淋溶液中NO_3~-N的平均浓度最高达到61.57 mg/L.施肥量明显影响氮素累积淋洗量,常规水肥管理(施有机肥N量 718.2 kg/hm~2,灌溉量1 200 mm)下氮素淋失量最大,为17.32 kg/hm~2;而水肥减量管理(施有机肥N量 359.1 kg/hm~2,灌溉量700 mm)下,氮素淋失量明显降低,为10.78 kg/hm~2.在0~90 cm的作物-土壤体系中,常规施肥管理下的氮素平衡值超过300 kg/hm2,而减半量施肥的平衡值在15.0 kg/hm~2以下,有效地维持了系统氮素平衡.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05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法,在高磷和低磷土壤上分别设置施磷和不施磷处理,研究磷对9个玉米基因型生物量、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及其各基因型间的异同,为磷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高磷土壤上,不施磷对各玉米基因型的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多数玉米基因型的氮磷钾吸收量影响不大;在低磷土壤上,不施磷降低各玉米基因型的生物量、穗粒数、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两个磷水平下,均以蠡玉16的生物量和产量最大,冀单28最小,这与前者具有较多的养分吸收量有关.不同玉米基因型间有明显差异,在玉米生产中应该因地制宜合理施用磷肥.
-
杨苞梅 , 李进权 , 姚丽贤 , 李国良 , 周昌敏 , 何兆桓 , 涂仕华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06
摘要: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钾钙镁营养条件下香蕉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量增施K、Ca及Mg肥有利于香蕉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为香蕉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且能有效促进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从而有效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适量增施K、Mg肥能降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强度,从而有效延缓叶片衰老.在广东高州市香蕉主产区,钾钙镁适宜用量为K2O 990、Mg 37.5、Ca 90.0 kg/hm2.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07
摘要:不同的施肥处理在甘薯的花形、花色、花香与单花花期的表现上基本没有差异,而在花冠直径、花筒长、花梗长以及开花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对开花量影响最大,其中,N∶P_2O_5∶K_2O=2∶1∶2和N∶P_2O_5∶K_2O=1∶1∶2的开花量较对照(N∶P_2O_5∶K_2O=1∶0∶0)分别提高了33.12%和24.16%,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其他施肥处理也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均不显著.N∶P_2O_5∶K_2O=2∶1∶2的单枝花蕾数和花梗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6.67%和7.73%.增施N肥、P肥和K肥均可提高甘薯开花量,并且以N、P、K配合施用效果最佳,其中,N、K肥效果优于P肥.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09
摘要:采用大田调查、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诊断与推荐施肥综合系统(DRIS),对高、低产组石榴叶片N、P、K、Ca养分分析数据进行不同表示式计算,初步筛选出N/P、N/K、N·Ca、K/P、Ca/P和Ca/K为DRIS诊断参数,并初步提出石榴DRIS诊断标准.通过对田间定位试验结果的营养诊断表明,DRIS适合新疆南部石榴的施肥诊断.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0
摘要:以大白菜为试材,进行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大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安全品质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大白菜的营养品质、安全品质和产量,综合评价以有机肥与无机肥质量分数为4:6时的效应最佳.大白菜硝酸盐含量随无机肥配施比例增加而提高,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大白菜亚硝酸盐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对大白菜中Cu、Zn和Cd含量的影响作用较小;施肥处理可使大白菜中Pb含量显著低于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和无机肥处理分别降低了24.3%和16.2%;施用有机肥比不施肥处理的As和Hg含量分别增加26.4%和21.1%;无机肥处理使大白菜Cr、As和Hg含量分别增加19.0%、16.2%和174.3%,特别是随无机肥配施量的增加有使Hg含量提高的趋势.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1
摘要:通过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和室内培养法,研究了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养分释放和氮素在土壤中的矿化规律.结果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氮磷钾淋洗累积量呈现"S"型曲线,氮素淋洗释放量在第21 d达到最高峰,磷素在第28 d养分释放量达到高峰,钾素在28~35 d出现养分释放高峰,养分释放更加平缓;氮素在土壤中矿化率2.8%~3.2%,0~18 d表现为净固定过程,18 d以后开始矿化释放无机氮,第35 d达到高峰,硝化作用进行比较缓慢,硝化率表现为前期弱,后期强.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2
摘要:以鸡粪和稻草为原料进行条垛式堆肥,接种芽孢杆菌菌剂,堆肥共持续42 d.堆肥过程中接种菌剂处理和对照的总腐殖酸含量呈现先下降然后上升趋势.堆肥前3 d接种菌剂处理和对照的总腐殖酸含量基本相同,第7 d接种菌剂处理总腐殖酸含量开始大于对照,堆肥结束时接种菌剂堆肥的总腐殖酸含量为23.1%,而对照的为17.2%.游离腐殖酸、水溶性腐殖酸、胡敏酸含量与总腐殖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富里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堆肥结束时接种菌剂处理的各种腐殖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接种菌可以促进肥中腐殖酸的产生.
-
吕子文 , 顾兵 , 方海兰 , 郝冠军 , 蒯振桂 , 毕华松 , 朱守芬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3
摘要:绿化植物废弃物和污泥不同比例的堆肥实验显示其质量比为5:4时堆肥升温快,高温持续时间最长;全碳和全氮含量在堆肥14 d后都有明显的降低;NO_3~-N的含量变化不大;NH_4~+-N的含量降低;堆肥的富里酸(FA)快速降低,胡敏酸(HA)先略有降低,然后快速增加;而种子发芽指数在14 d后均超过了0.8;最终腐殖质化参数(HI)为2.71,腐殖化速率(HR)为14.87%,C_(FA)/CO=10.8;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相关堆肥标准要求.绿化植物废弃物的高木质素含量决定了C/N、T值(终点C/N)/(初始C/N)、NH_4~+-N/NO_3~--N不宜作为其腐熟评价指标,但温度、NO_3~--N和NH_4~+-N、腐殖化参数、种子发芽指数可作为绿化植物废弃物和污泥混合堆肥的腐熟评价指标.绿化植物废弃物和污泥混合堆肥效果取决于污泥的添加量,含水量高的污泥用量过多会影响堆肥效果.绿化植物废弃物和污泥综合利用对控制堆肥质量,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城市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4
摘要:蘑菇菌糠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且有良好的持水和透气能力.通过对蘑菇菌糠进行二次增效发酵,其作为园艺栽培基质的性能和肥效均有了较大的提高:粗纤维含量下降了5.8%,粗蛋白和粗脂肪分别提高了1.3%和0.7%,总有机质含量下降了0.6%,碳氮比下降了6.2%.将经过二次增效发酵的蘑菇菌糠用于黄桃栽培中作为基肥,黄桃品质和产量均有显著改善,其中优果率提高了5%.蘑菇菌糠发酵料经二次增效发酵处理后是一种优良的园艺基质原料.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5
摘要:新疆天山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工作,对全面了解该地区放线菌分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使用7种典型的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对土样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共得到8个属的放线菌分离株,并对分离培养基的分离效果进行比较.使用MseI、AluI、PstI和HhaI 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20株链霉菌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PCR-RFLP分析.使用BOX-PCR方法构建了9 株稀有放线菌菌株的指纹图谱.PCR-RFLP和BOX-PCR聚类分析结果分别与16S rRNA基因全序列聚类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PCR-RFLP和BOX-PCR指纹分析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用于新疆天山土壤放线菌的快速鉴定和多样性研究.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6
摘要:根据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湖北五省19个高产稻田产量、施肥、耕作制度及农田管理调查,研究高产稻田施肥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高产田N、P_2O_5和K_2O最佳施用量分别约为461、130和430 kg/hm~2,水稻年产量平衡在16 893 kg/hm~2左右;水旱轮作高产田N、P_2O_5和K_2O最佳施用量分别约为200、145和250 kg/hm~2,作物年产量平衡在13 000 kg/hm~2左右,其中水稻产量为9 500 kg/hm~2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高产田N∶P_2O_5:K_2O最佳施肥比例约为1:0.28:0.85,水旱轮作高产田N∶P_2O_5∶K_2O最佳施肥比例约为1:0.72:1.23.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7
摘要:在28~30℃时用2%柠檬酸提取轻烧镁中柠檬酸镁,用草酸铵去除钙后,再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此方法适合高含量枸溶性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终点易判断,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8
摘要:研究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树脂包衣尿素养分溶出测定的可行性.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与尿素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黄色物质,其吸光值与尿素溶液的浓度成正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蒸馏后滴定法测定尿素相关性非常好,测定过程中缩二脲和硝态氮、铵态氮的干扰少.树脂包衣尿素养分溶出测定期间,尿素样品分解量少,分光光度法与蒸馏后滴定法的测定结果相关性非常好.试验证明两种方法测定包衣尿素溶出均可给出满意的结果,但分光光度法更快速、简便,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19
摘要:1 植物生理学中关于胁迫作用的研究和应用 1.1 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是植物对胁迫的应激反 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是植物对胁迫的应激反应,它是在胁迫压力下进化而形成的--植物的次生代谢途径是植物用以适应不断深入的环境的结果,而这个能力必然在胁迫下再现.
-
2010(1). DOI: 10.11838/sfsc.20100120
摘要:2009年9月26日至28日,农业部第五届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肥料评审组第十二次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黄辉副处长到会并就切实发挥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作用、做好肥料登记管理工作、积极推动肥料立法做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