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几种典型酸性旱地土壤磷吸附的关键影响因素

      2019(3):1-7.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14

      摘要 (652) HTML (0) PDF 4.41 M (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几种典型的酸性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描述土壤磷的吸附特征,分析土壤最大吸磷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通径分析等方法明确了影响磷吸附的关键土壤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粘粒、游离态氧化铝(Ald)、非晶质氧化铝(Alo)及有机络合态铝(Alp)的含量均与最大吸磷量(Xm)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值与Xm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非晶质铁铝氧化物含量(Feo+Alo)与Xm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2,P=0.01);而土壤有机质、游离态氧化铁(Fed)、非晶质氧化铁(Feo)及有机络合态铁(Fep)的含量对Xm均无显著影响(P>0.05)。即在本研究区域内,pH值越低,粘粒含量越高的土壤,其铝氧化物、非晶质铁铝氧化物(Feo+Alo)含量越高,土壤的固磷能力越强。粘粒含量可能是影响土壤吸磷能力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其次为游离态氧化铝Ald、非晶质氧化铝Alo、有机络合态铝Alp及土壤pH值等,其中各形态氧化铝对Xm的影响效应主要是通过与粘粒的间接作用来实现。

    • 黄河下游不同质地潮土孔隙形态特征

      2019(3):8-14.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74

      摘要 (462) HTML (0) PDF 8.89 M (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颗粒排列及形成的团聚结构是影响孔隙形态的基本因素,为直观观察与定量测算不同质地土壤的孔隙形态及其变化特征,于山东省东昌府区采集壤土、粘壤土、砂壤土样品,通过常规方法和土壤薄片,研究了土壤孔隙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孔隙度均为表层向下逐渐减少且10月份低于6月份。(2)砂质壤土孔隙形状均以简单堆集孔隙为主。而粘壤土、壤土则以复合堆积孔隙为主,且土壤团聚作用较强。(3)砂质壤土的孔隙平均当量直径(ED)及孔隙形状系数(S)明显高于粘壤土及壤土,而砂质壤土的孔隙复杂度(D)明显低于粘壤土及壤土。且ED及S值分别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D值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土壤质地(即砂、粉、粘粒含量)能够影响土壤孔隙形态。

    • 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地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2019(3):15-2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77

      摘要 (495) HTML (0) PDF 4.11 M (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优质葡萄和葡萄酒产区,其土壤养分状况关系着葡萄品质的提升,更关系着整个区域葡萄酒品牌的发展。为了解荒漠草原开垦为葡萄地,土壤养分受农业管理措施干预后随种植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原生荒漠草原为对照,选取种植1、7、20年的葡萄样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不同深度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荒漠草原开垦为葡萄地后,除全钾外,其他养分指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表明土壤种植年限的增加及葡萄地管理措施有利于土壤总体养分的积累,种植20年的葡萄土壤较荒漠草原全氮、全磷、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分别提高了0.24 、1.31 、0.21 、1.43 、24.93倍。荒漠草原开垦初期,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发生改变,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逐步稳定,各种植年限受到牛粪施入的影响,土壤养分在30~40 cm深度波动变化。就土壤养分因子间的相关性而言,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95;各养分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明土壤养分因子间关系密切,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可以用其综合反应土壤肥力水平。

    • 连作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积累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2019(3):22-2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77

      摘要 (460) HTML (0) PDF 4.44 M (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连作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积累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检测了同一植烟区域不同种植年限土壤(4、6、8、14和16年)浸提液中酚酸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并基于曲线估计方法和逐步回归模型,探讨了酚酸类物质在连作条件下的积累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8种酚酸在不同连作植烟土壤中被检出,且其中6种具有明显的积累趋势;曲线估计分析表明不同酚酸积累特征存在差异,其中间苯三酚、阔马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香兰素以增长曲线趋势积累,阿魏酸含量以幂函数趋势积累。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间苯三酚和阿魏酸含量之间存在互相促进关系,阿魏酸对阔马酸含量具有促进作用,香草酸对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具有促进作用,香兰素和苯甲酸分别对香草酸含量存在促进和抑制作用;香草酸和苯甲酸对香兰素含量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连作导致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积累,且积累特征存在差异;酚酸类物质间存在不同程度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作用方式取决于酚酸种类。

    •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菜地土壤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2019(3):29-3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62

      摘要 (479) HTML (0) PDF 4.28 M (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种类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盆栽莴苣土壤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规律及排放量的影响。以等氮(N)用量为基准,磷(P)、钾(K)用量相应折算,分别以猪粪、沼渣沼液、猪粪堆肥与化肥进行配施,且各处理N、P、K总施用量一致。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施纯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N+80%化肥N,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N+80%化肥N,NPKM2);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N+80%化肥N,NPKM3)。结果表明:莴苣全生育期内土壤CH4排放各处理呈现“源”、“汇”交替现象,各时间测点排放通量在每次施肥后均呈现升降波动趋势,直至总体趋于平稳;各阶段排放累积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处理间差异逐渐明显。莴苣盆栽土壤CH4累积排放量为-5.90~-0.42 kg·hm-2,大小表现为CK=PK>NPK>NPKM3>

    • 不同生物质材料对蕉园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

      2019(3):36-4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59

      摘要 (458) HTML (0) PDF 3.51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不同生物质材料对蕉园土壤有机质及组成的影响,以木炭、椰壳炭、椰糠炭和与椰糠炭等碳量的椰糠为材料,分别以质量分数为2%和4%的用量加入土壤中,于室内常温培养并保持土壤含水量不变。在第15、30、60、90、120和180 d采集土壤,分析不同生物质材料对土壤有机质、胡敏酸、富里酸和土壤胡敏酸/富里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炭、椰壳炭、椰糠炭和椰糠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添加木炭、椰壳炭、椰糠炭和椰糠均能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添加椰壳炭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相对较小。椰糠的添加主要是同时增加了土壤胡敏酸和富里酸碳含量,生物炭(木炭、椰壳炭和椰糠炭)的添加主要是影响了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的相互转化。

    • 湘西植烟土壤有效硼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3):42-4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88

      摘要 (456) HTML (0) PDF 4.63 M (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湘西植烟土壤有效硼时空变异特征,为湘西烟区硼素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于2000年和2015年在湘西烟区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了有效硼含量,利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等方法,对该地土壤有效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硼含量均值由2000年的0.21 mg/kg增加到2015年0.64 mg/kg,增幅达204.76%;2015年土壤有效硼含量“适宜”和“高”等级的面积大幅增加,分别增加了73.27%和18.39%,而“低”等级则大幅下降,比2000年下降了91.19%。海拔高度、有机质、土地利用方式、轮作方式、地形和土壤母质均对土壤有效硼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海拔高度的解释能力最大,可以解释10.2%的土壤有效硼变异,土壤母质独立解释能力最小,仅解释2.4%的土壤有效硼变异,6项指标累计可解释26.5%的土壤有效硼变异。

    • 遵义市土壤硒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3):49-5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08

      摘要 (540) HTML (0) PDF 8.78 M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行土壤硒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掌握区域硒空间分布现状、区域农产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遵义市采集了701个表层土壤样本,分析了样品中的硒含量。利用GS+软件构建半变异函数模型,采用克里格法预测了遵义市土壤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土壤pH值、全氮、有机质、海拔高度和成土母质等因素对硒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遵义市土壤硒含量变幅为0.10~2.90 mg·kg-1,平均值为0.56 mg·kg-1,总体上处于足硒和富硒土壤范畴,缺硒与少硒土壤较少,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存在明显的土壤富硒带,中部和东部地区土壤硒含量较低。土壤硒含量与pH值无相关关系,与土壤全氮、有机质和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遵义市富硒岩层和广泛出露含硒量高的煤矿层可能也是影响土壤含硒量的主要

    • 贵州山地烤烟种植制度对黄壤农田肥力的影响

      2019(3):56-62.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79

      摘要 (454) HTML (0) PDF 4.67 M (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不同烤烟种植制度对贵州山地黄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贵州省植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10年(2008~2017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系统分析了烤烟-冬闲-烤烟连作(NR)与烤烟-冬闲-玉米轮作(R)两种种植制度对该地区黄壤农田养分、容重、孔隙度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NR处理相比,R处理能够减缓土壤中氮、磷、钾全量和速效形态养分含量的累积强度,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损失,缓解因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稳定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构成,但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无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推荐在黄壤农田中采用烤烟-冬闲-玉米轮作制度,以促进其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同时也为贵州山地烤烟种植制度下的施肥管理及养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膨润土对花生连作根际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2019(3):63-6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02

      摘要 (462) HTML (0) PDF 3.96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膨润土施用量0、1.2、2.4、3.6、4.8 kg/m2,共5个处理,研究膨润土基质对风沙地半干旱区花生连作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膨润土明显提高了风沙地花生连作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在3.6 kg/m2处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增加最显著。与不施膨润土相比,施用膨润土后花生产量分别提高了10.01%、11.83%、21.34%、9.05%,在3.6 kg/m2处理条件下花生增产显著。经相关性分析可知,花生产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蛋白酶、脂肪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上述结果说明,在风沙地半干旱区花生连作土壤中添加适量膨润土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对作物增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改良盐碱耕地的效果研究

      2019(3):69-7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497

      摘要 (462) HTML (0) PDF 4.14 M (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促进盐碱耕地的快速改良和高效利用,研究了鲁西北内陆盐碱耕地在等氮量投入条件下施用有机物配施化肥对盐碱耕地的改良作用和效果,试验设置了对照(不施肥),单施化肥,牛粪与化肥配施,麦秸与化肥配施共4个处理,各施肥处理按等氮量投入。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牛粪75 m3配施化肥、麦秸75 000 kg与化肥配施的改良作用明显优于单施化肥和对照处理。(1)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变化:施用牛粪加化肥处理由8.07 g/kg提高到11.18 g/kg,增加了3.11 g/kg;麦秸加化肥处理由8.26 g/kg提高到10.16 g/kg,增加了1.90 g/kg;而单施化肥处理由8.16 g/kg提高到8.52 g/kg,增加了0.36 g/kg,与不施肥(对照)无显著差异;(2)耕层EC值改变:施用牛粪加化肥处理由1.08 dS/m降低到0.43 dS/m,减少60.8%,盐渍化等级由中度改良为轻度;麦秸与化肥配施由1.05 dS/m降低到0.68 dS/m,减少35.5%,盐渍化等级由中度改良接近为轻度;单施化肥由1.07 dS/m降低到0.88 dS/m,降幅为17.8%;盐渍化等级无明显变化;(3)土壤物理性状:牛粪与化肥配施和麦秸配施化肥处理的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增加38.5%和23.0%,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有大幅度增加,土壤转化酶活性有显著提高;(4)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冬小麦季,对照为738 kg/hm2,单施化肥为3 832 kg/hm2,牛粪配施化肥达到6 386 kg/hm2,麦秸配施化肥达到4 418 kg/hm2,与单施化肥产量相比,牛粪与化肥配施增产65%,麦秸与化肥配施增产15%;夏玉米季,对照为1 528 kg/hm2,单施化肥为4 263 kg/hm2,牛粪配施化肥达到7 616 kg/hm2,麦秸配施化肥达到6 352 kg/hm2,与单施化肥产量相比,牛粪与化肥配施增产79%,麦秸与化肥配施增产49%。因此,盐碱地采取牛粪或麦秸与化肥配合施用,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分,大幅提高作物产量,是快速、绿色、高效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措施。

    • 施肥方式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2019(3):76-86.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444

      摘要 (588) HTML (0) PDF 6.71 M (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黑龙江地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中存在施肥量偏高,偏施氮肥,且惯于表施和全层施肥,肥料的淋溶、挥发及排水损失较多等现状,提出一种寒地水稻点状施肥方式,比较了点状施肥、全层施肥和侧深施肥的产量、品质差异及其与氮肥运筹的互作效应,为寒地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盒栽试验,以垦粳8为材料,常规施氮条件下,设置施肥方式3水平(A1全层施肥,A2侧深施肥,A3点状施肥),氮肥运筹2水平(B1基蘖同施,B2基蘖分施),分析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产量及其构成以及稻米主要品质性状。施肥方式下A3产量显著高于A1,增产8.13%;氮肥运筹下B1产量极显著高于B2,增产9.56%。A3和A2分蘖始期、最高分蘖期叶片SPAD值,分蘖期叶面积,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总叶面积极显著高于A1,增幅分别为3.88%~7.80%、3.54%~4.35%,15.85%~31.07%,7.87%~13.24%、8.09%~13.47%;A2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A1,增幅为6.39%;氮肥运筹下B1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总叶面积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2,增幅分别为6.57%~6.71%,分蘖期、齐穗期、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B1极显著高于B2,增幅分别为10.13%、10.52%、8.51%。A3蛋白质含量最低,其食味值最佳,但加工、外观品质变劣;氮肥运筹下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及食味值B1极显著高于B2,增幅分别为0.81%、3.46%、1.61%、3.21%、1.65%。施肥方式和氮肥运筹二因素互作的蛋白质含量效应分析以侧深施肥、基蘖同施处理最低。施肥方式和氮肥运筹下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的效应分析,侧深施肥和点状施肥产量均优于全层施肥,氮肥运筹下基蘖同施优于基蘖分施,其中以侧深施肥、基蘖同施处理可获得相对优质的最高产量。

    • 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对小麦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2019(3):87-93.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82

      摘要 (517) HTML (0) PDF 4.31 M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江苏苏中小麦主产区对简化施肥的需求,本研究以扬麦20为试材,以传统高产施肥(共4次施肥,即:基肥+苗肥+拔节肥+剑叶肥)为对照,比较研究了树脂包衣尿素(SZ1)和含腐植酸的控释掺混肥(LM1)一次性基施对小麦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一次性基施树脂包衣尿素的产量为

    • 局部施磷对玉米磷、锌拮抗作用的影响

      2019(3):94-99.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73

      摘要 (534) HTML (0) PDF 3.87 M (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分根装置(设置A、B根室),研究了不同锌水平下局部施磷或整体施磷对玉米生长以及锌、磷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100、200 mg/kg,分别记为P0、P100、P200),两个锌水平(0、5 mg/kg,分别记为Zn0、Zn5)。玉米生长40 d后收获,测定其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磷、锌元素含量。结果显示,无锌供应条件下,所有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供锌处理后,生物量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局部施磷导致施磷一侧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增加。玉米植株磷含量会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锌含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供锌条件下,供磷(P100、P200)一侧(B室)相对未供磷(P0)一侧(A室)锌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6.7%和16.1%;不供锌条件下,锌含量分别降低了13.1%和19.9%。玉米植株锌吸收量与根部生物量(B室)的比值随施磷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相对于均匀施磷,局部施磷条件导致B室的这一比值显著降低。局部施磷方式加剧了磷对锌的拮抗作用,抑制了根对锌的吸收,同时磷水平的提高抑制锌由地下部向地上部转运;磷、锌拮抗作用的发生是玉米植株的整体反应,而非只发生在局部。

    • 施磷对不同质地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2019(3):100-10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87

      摘要 (532) HTML (0) PDF 5.55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阐明施磷对不同质地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以盆栽试验为基础,在不同质地(粘土、壤土、砂土)上设计5个磷素水平(P0、P150、P300、P600、P1200)研究棉田磷素状况和棉花磷素积累及磷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质地棉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在苗期和蕾期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苗期时粘土、壤土、砂土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在P1200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80.94%、85.78%、94.41%,蕾期则分别增加了76.82%、85.10%、94.20%。苗期时,土壤全磷含量分别在粘土P600、壤土P1200、砂土P60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蕾期时粘土、壤土和砂土的全磷含量均在P1200处理达到最大值,土壤磷素活化系数在苗期时表现为粘土>砂土>壤土,蕾期磷素活化系数在粘土和砂土基本呈持续递增状态,最大值与对照(P0)相比分别增加了34.22%、85.71%。植物整株干物质积累在不同土壤质地表现为粘土>砂土>壤土。植物全磷含量则是壤土略低于粘土,砂土最低。棉花整株磷素积累量在不同土质上表现为粘土最高,壤土次之,砂土最低,且分别在P600、P300、P600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不同磷水平下,磷肥表观利用率在3种土壤质地上表现不同,粘土、壤土、砂土分别在P150、P300、P600时达到最大值,与P0相比分别提高了16.84%、29.19%、10.68%。同一磷水平下不同土壤质地磷素生理利用率表现为砂土>壤土>粘土。因此,在生产中应针对土壤质地合理施磷,粘土土质下棉田施磷量应控制在约150 kg/hm2,壤土土质应控制在150~300 kg/hm2,砂土土质施磷量总体应控制在300~600 kg/hm2,才能促进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棉花磷素吸收,从而提高磷肥利用率。

    •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大葱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2019(3):109-114.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03

      摘要 (542) HTML (0) PDF 3.50 M (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求大葱科学施肥技术,明确氮、磷、钾肥料对大葱产量的影响,分析大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试验以章丘大葱品种大梧桐为试材,在山东章丘4个多年大葱栽培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优化施肥(OPT)、减氮(OPT-N)、减磷(OPT-P)、减钾(OPT-K)、有机肥(OPT+OM)和农民习惯施肥(FP)。结果表明,大葱优化施肥施肥量较农民习惯施肥量氮、磷、钾肥分别降低13.3%、24.4%和17.5%;大葱产量与农民习惯无显著差异,大葱施氮可增产22.2%,施磷可增产10.7%,施钾可增产17.5%;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较农民习惯均有提高,其中钾素积累量显著提高17.7%;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3.5%、13.4%和29.6%,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为53.8、57.1和44.1 kg·kg-1,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72.0、527.2和268.8 kg·kg-1。基于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的大葱平衡施肥可优化氮磷钾配比,提高施肥产投比,促进养分吸收,其中在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减氮30%增施有机肥处理在山东省章丘大葱主产区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可作为大葱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 不同氮钾肥配施对两种紫色土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9(3):115-12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22

      摘要 (410) HTML (0) PDF 4.22 M (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白菜三角早熟五号为供试品种,设置5个氮钾肥配比组合的田间试验,研究重庆地区酸性紫色土和碱性紫色土氮钾肥配施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生产优质白菜和合理利用土壤氮钾养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两种土壤氮钾肥配施较NMK0处理(无钾)均显著提高白菜产量,其中酸性土增产率为9.4%~16.4%,碱性土增产率为11.7%~19.2%;白菜产量为碱性土>酸性土;两种土壤下氮肥的增产效应均优于钾肥。两种土壤氮钾肥配施均显著降低白菜硝酸盐含量(均以NHKM处理效果最好),而适量钾肥施用能显著提高碱性土白菜Vc含量。增施氮肥和施用适量钾肥能显著提高白菜糖含量、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且均以NHKM处理最高。两种土壤白菜氨基酸品质性状均以苦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且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之和占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以上。综合考虑白菜产量和品质效应,NHKM处理为供试两种紫色土的最优氮钾肥配施组合。

    • 海南省芒果主产区果园施肥状况与评价

      2019(3):122-129.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24

      摘要 (454) HTML (0) PDF 4.66 M (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南省是我国芒果适栽和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为了探明芒果园养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施肥状况调研的方式进行研究,进而为指导果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设计问卷、实地访谈,在主产区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8~9月调查70余个果园的养分管理状况,并结合文献资料中的肥料推荐施用量,制定了芒果低产区、高产区施肥量等级标准,昌江县和东方市,适用于5 000~10 000 kg/hm2芒果低产区施肥量等级划分标准,合理施肥量水平为有机肥、总氮、总磷、总钾投入量分别为15 000~20 000、130~260、50~100、150~300 kg/hm2。乐东县、三亚市和陵水县,适用于10 000~15 000 kg/hm2芒果高产施肥量等级划分标准,合理施肥量水平为有机肥、总氮、总磷、总钾投入量分别为20 000~25 000、260~390、100~150、300~450 kg/hm2,氮磷钾比例约为1 ∶0.4 ∶1.15。果园养分投入评价结果,有机肥投入量严重不足,有机肥氮素投入约为总氮投入的十分之一,昌江县和乐东县100%农户有机肥施肥量低于合理水平;芒果园存在氮肥过量情况,昌江县和乐东县约有23.08%农户高于合理水平,乐东县、三亚市、陵水县约54.72%农户低于合理水平,约37.73%农户高于合理水平;芒果园磷肥过量严重,昌江县、东方市仅有7.69%农户处于合理水平,90%以上农户高于合理水平;芒果园钾肥不足,昌江县、东方市50%以上农户低于合理水平,乐东县、三亚市、陵水县约84.02%低于合理水平。综上所述,海南岛芒果园氮磷钾肥料投入不科学,氮、磷投入过量,钾投入不足,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建议降低氮磷肥的投入,提高钾肥投入,同时提高有机肥施用量及农户施用比例。

    • 生物炭对潮土磷有效性、小麦产量及吸磷量的影响

      2019(3):130-136.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066

      摘要 (534) HTML (0) PDF 4.14 M (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潮土磷素有效性、小麦产量及吸磷量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潮土中添加0、0.2%、1.0%和5.0%(即CK、MB0.2、MB1.0、MB5.0处理)4个水平的生物炭,分析了不同生物炭用量下潮土磷素有效性、小麦产量及磷素吸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处理下土壤有效磷(AP)含量均逐渐减少,但总体变化不大。在3个关键生育期,土壤AP含量均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CK处理相比,成熟期MB0.2、MB1.0和MB5.0处理的土壤AP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1.3%、30.5%和167.1%。土壤AP含量与土壤pH、电导率(EC)及有机碳(S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则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还发现,MB1.0和MB5.0处理产量较CK均显著增加,其中MB1.0处理产量增幅最大,达33.7%。小麦收获后,籽粒磷含量、吸磷量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MB5.0处理的籽粒磷含量和吸磷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增幅范围分别为21.4%~30.8%、23.0%~68.9%;而处理间植株磷含量和吸收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施入中、高量(MB1.0、MB5.0)生物炭有利于提高潮土磷素有效性、小麦产量及籽粒磷素吸收。

    • 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棉花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2019(3):137-142.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67

      摘要 (492) HTML (0) PDF 3.76 M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在新疆棉花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在滴灌条件下,采用连续2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氮(CK)、牛粪堆肥(OM)、农民常规施肥(CF)和不同有机肥氮替代10%(OF1)、20%(OF2)和30%(OF3)的化肥氮时,对棉花氮磷钾养分吸收、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均有利于棉花氮磷钾养分吸收,可提高棉花氮素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肥料氮贡献率和农学效率。在有机肥氮替代10%化肥氮的情况下,氮素利用率最高并能提高氮素表观利用率10.5个百分点,棉花产量增加6.8%(P<0.05),而且棉花经济效益与单施化肥相当。有机肥氮替代20%的化肥氮时,棉花产量增加7.9%(P<0.05)。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获得与单施化肥相当的产量,氮素表观利用率仅提高3.4个百分点。综合养分吸收、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有机肥氮替代10%化肥氮是该地区中等肥力棉田增产稳产、氮肥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

    • 基施沼渣替代化肥氮对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2019(3):143-14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92

      摘要 (475) HTML (0) PDF 3.60 M (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基施沼渣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葡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大面积生产上葡萄园基肥施用沼渣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氮元素含量为定量指标,设计1个全施化肥处理和5个基施沼渣替代化肥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施沼渣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葡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70%NZ(沼渣氮替代70%化肥氮)处理产量最高,为19 684.0 kg/hm2;粒重和穗重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随着基施沼渣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萌芽至成熟天数、叶片SPAD值、新梢节间长、粗度、百叶鲜重及单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以150%NZ处理最高,表现出成熟期延迟,贪青晚熟,从而影响产量。基施沼渣替代化肥氮可改善葡萄果粒品质。可溶性固形物、Vc和固酸比,以50%NZ和70%NZ处理较高;有机酸含量则以50%NZ处理最低。随着基施沼渣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葡萄果粒重金属Cu、Zn、Cd、Pb和As含量都有所增加,以150%NZ处理含量最高,而重金属Cr含量则有所下降。各处理中葡萄果粒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应的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因此,本研究认为,综合葡萄产量和品质指标,沼渣替代70%化肥氮可作为葡萄园定量化基施沼渣的参考。

    • 不同新型肥料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019(3):149-153.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68

      摘要 (486) HTML (0) PDF 2.96 M (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肥料具有利用率低、易污染环境等缺点,筛选适合江淮地区水稻施用的新型肥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等氮量200 kg/hm2施用条件下,设置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等不同新型肥料处理,同时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研究其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有利于提高水稻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产量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增产5.6%和4.3%,而控失尿素一次性施肥处理水稻反而减产6.5%。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和含锌尿素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均能够增加水稻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尤其是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两处理中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表观利用率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1.7~2.1 kg/kg、1.7~2.1 kg/kg和6.2%~12.8%。总体而言,江淮地区水稻种植中适宜施用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两种新型肥料,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 含硝酸盐类水溶肥料的安全性研究

      2019(3):154-15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15

      摘要 (419) HTML (0) PDF 3.18 M (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含硝酸盐类水溶肥料的安全性,选取了5种硝酸盐类原料,设置了21种两两混配的硝酸盐样品,从获得农业农村部产品登记证的2 605个国内外硝酸盐水溶肥料中筛选出20种产品,分别采用固体氧化性试验方法对以上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肥料行业中常用的六水合硝酸锌与六水合硝酸镁为非氧化性物质,硝酸钾、硝酸钠和硝酸钙分别为Ⅱ类和Ⅲ类氧化性物质,氧化性顺序为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钙;筛选的20种水溶肥料产品中有50%的样品为氧化性物质,表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建议在今后的产品审批中,对肥料配方中硝酸钾含量超过75%和硝酸钠含量超过85%的水溶肥料产品进行氧化性试验,对达到氧化性物质标准的应在产品备案、包装识别、标签、生产、运输、储存中加大管理力度。

    • 不同品种辣木全氮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2019(3):159-164.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75

      摘要 (473) HTML (0) PDF 3.94 M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不同品种辣木氮的动态变化规律,对西双版纳不同树龄的多油辣木、狭瓣辣木和‘PKM1’辣木叶、茎、枝中全氮含量及氮的生物累积量年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辣木氮含量及氮生物累积量随品种、树龄、时间而变化。辣木全氮含量呈现:叶>茎>枝,14年树龄>3年树龄,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叶中全氮含量呈现:多油辣木>‘PKM1’辣木>狭瓣辣木;茎中全氮含量呈现:‘PKM1’辣木和狭瓣辣木高于多油辣木;枝中辣木氮含量受品种、树龄的影响而呈现不同差异。辣木全氮累积量呈现:枝>叶>茎,狭瓣辣木和多油辣木最高,‘PKM1’辣木最低。

    • 间作条件下超积累和非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镉的积累研究

      2019(3):165-17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91

      摘要 (467) HTML (0) PDF 4.35 M (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超积累植物龙葵、非超积累植物黑麦草、苋菜分别与玉米间作条件下对重金属Cd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几种间作作物中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的是龙葵,其次是苋菜,最小的是黑麦草,其中土壤Cd浓度为1.59 mg/kg时,龙葵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是苋菜、黑麦草的2.41、10.6倍;土壤Cd浓度为1.92 mg/kg时,龙葵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是苋菜、黑麦草的2.42、9.06倍,3种富集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玉米间作条件下超积累植物龙葵各器官中Cd含量表现为叶>茎>籽粒>根,即地上部大于根部;而苋菜中Cd含量表现为根>茎>叶,黑麦草中Cd含量表现为根部>地上部,即非超积累植物Cd含量为根部大于地上部。土壤中Cd含量为1.59 mg/kg时,龙葵地上部Cd累积量分别为苋菜、黑麦草的28.0、59.9倍;龙葵的富集系数是苋菜、黑麦草的28.2、59.3倍,转运系数分别是苋菜、黑麦草的8.08、55.9倍。土壤中Cd含量为1.92 mg/kg时,龙葵地上部Cd累积量分别为苋菜、黑麦草的30.8、43.5倍;龙葵的富集系数分别是苋菜、黑麦草的29.4、41.4倍,转运系数分别是苋菜、黑麦草的7.98、53.6倍。综上可知,超积累植物龙葵对土壤中Cd的吸收与转运能力远远大于非超积累植物苋菜、黑麦草,龙葵是最理想的与玉米间作的Cd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修复材料。

    • 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好氧发酵菌剂筛选

      2019(3):172-17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318

      摘要 (569) HTML (0) PDF 4.55 M (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快速发酵的微生物菌剂,采用槽式堆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接菌种、接种菌剂M1、M2、M3共4个处理,以发酵温度、pH值、发芽指数、有机质、氮、磷、钾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菌剂M1、M2、M3对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剂处理达到50℃时间比不接种处理提前4 d,高温维持时间延长10~12 d,接种菌剂处理堆温在50℃以上时间持续了24 d,达到了GB/T 7959-2012标准;发酵过程中接种处理的pH值低于对照,pH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平稳的趋势;接种M1、M2处理的油菜发芽指数达到100%;C/N逐渐下降,30 d时接种处理由最初的27.75∶1下降到14.47∶1~17.27∶1,而对照仅下降到20.55∶1;堆肥结束时,菌剂处理的有机质、N+P2O5+K2O含量与NY525-2012标准接近,发酵产物适合做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综合各项指标,菌剂1和菌剂2的发酵效果优于菌剂3,菌剂1和菌剂2更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

    • 一株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

      2019(3):179-18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458

      摘要 (525) HTML (0) PDF 6.22 M (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农林废弃物堆肥中木质素的降解效率,促进堆肥腐熟,提高堆肥品质,研究筛选了一株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并应用于猪粪与枯枝落叶混合堆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菌株YZC3对木质素的降解率达到79.2%,可同时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其中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为16.4 U/mL。经形态学和ITS分子鉴定,确定YZC3其为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 strain)。将其应用于堆肥中,可延长高温持续天数6 d和二次发酵天数3 d,堆肥结束时T值降为0.59,而对照堆肥为0.86,显著促进了堆肥腐熟。YZC3还有助于提高堆肥产品中腐植酸含量,减少堆肥中全氮的损失,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堆肥菌剂。

    • 甘蔗内生菌B9的鉴定及其促生长机制和定殖能力的研究

      2019(3):186-193.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98

      摘要 (368) HTML (0) PDF 5.30 M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B9是一株分离于甘蔗品种“云蔗99-91”根部的内生菌,笔者对其种属鉴定与促生长机制开展研究,以期应用于甘蔗生产。试验通过传统方法与16S rRNA等看家基因片段测序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固体透明圈、酸性钼蓝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法、GFP荧光标记等方法测定与研究B9菌株固氮、溶磷、解钾、产IAA、嗜铁素等生物学活性及在甘蔗苗内的定殖情况;最后通过回接法研究菌液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与甘蔗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B9菌属于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固氮、溶磷、解钾、产生IAA和嗜铁素的能力。用B9菌液处理后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与促进根芽组织生长,同时处理组甘蔗苗株在农艺性状与生理生化水平上明显优于无菌清水对照,并且发现B9菌能在甘蔗根茎叶内稳定定殖。本文鉴定了B9菌的种类和功能,阐明了B9菌的促生长机制和定殖能力,为开发生物菌肥并应用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分析测试
    • 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硫酸肼还原比色法测定水中硝态氮含量

      2019(3):194-197.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84

      摘要 (507) HTML (0) PDF 2.67 M (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酶标仪)这一多通道光学系统的分光光度计,结合硫酸肼还原比色法,建立了酶标仪-硫酸肼还原比色法批量测定水中硝态氮的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NO-3-N质量浓度0.015 mg/L;加标回收率在88.0%~109.8%之间,该方法与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的硝态氮结果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方程为Y(连续流动分析仪)=1.153X(酶标仪-硫酸肼还原比色法)-0.255,相关系数R=0.987**(n=29,P<0.01)。4个水样重复6次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酶标仪)-硫酸肼还原比色法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快速批量测定水中硝态氮含量。

    • 高压密闭消解处理草酸 - 草酸铵浸提剂方法的改进

      2019(3):198-20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65

      摘要 (602) HTML (0) PDF 2.36 M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高压密闭消解处理草酸 -草酸铵浸提剂后,能充分破坏草酸盐及有机质,用酸量小,样品空白值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土壤与肥料》招聘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