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基于回归克里格的河北省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2020(3):1-7.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04

      摘要 (633) HTML (80) PDF 6.87 M (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 GIS空间分析和回归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对 1980~ 2010年间河北省表层土壤有机质(SOM)的时空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1980~ 2010年,河北省 SOM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SOM平均降低3.6g/kg。空间上,近 30年来全省 SOM含量整体上呈现西北减东南增的趋势,增幅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增加;且 SOM含量增加的面积占全省面积的 65.54%,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地区和唐山、秦皇岛等地。分析表明,这种变化格局的形成主要与施用化肥、实施秸秆还田等人类活动有关。本研究为预测粮食产量、优化施肥管理、保护生态平衡和耕地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 博斯腾湖西岸湖滨绿洲土壤盐分特征

      2020(3):8-1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19

      摘要 (316) HTML (122) PDF 5.79 M (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博斯腾湖西岸湖滨绿洲为研究区,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土壤盐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盐分类型主要为氯化物 -硫酸盐类型,其占比大于 60.00%;土壤全盐量、Na++K+、Ca2+、SO42-和 C1 -的变异系数均大于 100.00%,呈强变异性,HCO 3-的变异系数大于 90.00%,小于100.00%,呈中等变异性;Mg 2+在 0~ 10与 10~ 30 cm土壤层中分别呈强变异性与中等变异性,变异系数分别为 132.85%与 93.30%;(2)土壤全盐量与主要土壤盐分离子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P<0.01),与土壤全盐量相关性最强的土壤盐分离子为 Na ++K+,相关系数为 0.99,相关性最低的土壤盐分离子为 Mg 2+,相关系数为 0.37;(3)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全盐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未利用地(11.82 g·kg -1)>林地(5.98 g·kg -1)>草地(4.89 g·kg -1)>耕地(2.50 g·kg -1),土壤全盐量变异系数依次为耕地 >草地 >林地 >未利用地,变异系数最大为 176.31%,变异系数最小为 87.97%;(4)土壤盐分状况的特征因子为 Na ++K+、HCO3-、SO42-,其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Y=0.09(HCO 3-)+0.30(Cl-)+0.10(SO42-)+0.17(Ca2+)+0.18(Mg2+)+0.09(Na++K+),综合得分的平均值为0.58,变异系数为122.00%,呈强变异性。

    • 轻度盐胁迫下施氮量对小麦苗期的生理响应

      2020(3):16-22.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194

      摘要 (350) HTML (83) PDF 4.73 M (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研究轻度盐胁迫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的生理响应,来筛选盐碱地上适宜的耐盐和氮素高效利用小麦品种,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综合应用与开发提供支撑。以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渤海粮仓实验示范区的滨海轻度盐碱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土壤培养方法,选择 4个当地主流小麦品种,设置不同的氮肥用量水平(0、0.1、0.2和 0.3 g/kg),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盐碱土的响应,揭示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氮素代谢酶活性及其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盐胁迫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的株高、干物质重、氮、钾、钠的累积量均呈增加趋势,在 T3处理时最佳;与 CK相比,T3处理时小麦的干物质重、氮、磷、钾、钠的累积量分别增加了87.64%、149.11%、84.51%、117.78%、39.60%;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氮、钾含量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 T2处理时最佳,与 CK相比,分别增加了122.40%、74.54%、37.33%、

    •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0(3):23-2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48

      摘要 (428) HTML (69) PDF 3.67 M (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水旱轮作区水稻和旱作区小麦的适宜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的组合,为秸秆还田后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2014~ 2017年度在安徽省肥东县和太和县布置田间试验,比较不同施氮处理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推荐氮肥用量和习惯运筹方式处理相比,在水稻和小麦上增加氮肥用量作物产量均未有显著提升;降低氮肥用量则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降幅在 6.51%~ 10.25%间;降低氮肥用量时氮肥前移处理小麦产量并未下降。在水稻和小麦上推荐氮肥用量时氮肥前移处理(N 210 M7/2/1和N240 M8/2)均获得了较高产量,分别为 10 066和 7 583 kg/hm2,与最高产量处理差异均不显著。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整体上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氮肥用量下,利用效率则表现为氮肥前移 >习惯基追比 >一次性基施。在推荐氮肥用量和高氮条件下,推荐氮肥用量时氮肥前移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处于最高水平,高氮各处理氮肥利用效率均较低。秸秆还田条件下,提高氮肥用量并不能显著提高水稻或小麦产量;推荐施氮量下氮肥前移在水稻和小麦上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是目前推荐施氮量下的较优运筹方式。

    • 不同氮肥品种对不同类型土壤苋菜镉累积的影响

      2020(3):29-3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73

      摘要 (344) HTML (70) PDF 4.26 M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不同氮肥品种对不同类型土壤苋菜镉(Cd)累积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苋菜( Amaranshus mangostanus L.)为供试作物,在黄棕壤和赤红壤上设置尿素、硫酸铵、硝酸钠、硝酸铵及无肥(CK)5种处理,氮肥施用量均为 N 200mg/kg。结果表明:在黄棕壤上,尿素处理下苋菜地上部和地下部 Cd含量和 Cd累积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 59%、90%和 243%、259%;在赤红壤中,硫酸铵处理下苋菜地上部和地下部 Cd含量和 Cd累积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 56%、114%和 141%、293%。在两种土壤上施用硝酸钠显著降低了苋菜对 Cd的吸收和累积,其中地下部 Cd累积量分别低至 0.03和 0.06 μg/盆。因此,建议在黄棕壤上施用尿素,在赤红壤上施用硫酸铵,在提高苋菜生物量的同时,还能强化苋菜对 Cd的吸收累积效果。

    • 东北地区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变异机制研究

      2020(3):36-4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36

      摘要 (358) HTML (80) PDF 4.04 M (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东北地区春玉米肥料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的变异,研究其变异机制,对提高东北玉米氮肥利用效率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 2010年以来东北地区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的 921个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氮肥偏生产力(PFP N)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AE N)的变异机制。AE N随着施氮量和 Y 0/YG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增产量(DY)的增加而增加,随着 F N/(1-Y0/YG)的增加而明显减小;PFP N随着 Y 0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施肥量的情况下随着 Y 0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 Y O/FN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 Y 0代表不施肥的基础产量,Y G代表施肥后的目标产量,F N代表施氮量。研究发现,F N和Y0/YG是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两条变异途径,土壤氮素供应强度是影响 AE N的主要因素;Y 0和FN是氮肥偏生产力的两条变异途径,肥料氮素供给是影响 PFP N的主要因素。

    • 控释尿素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氮素利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2020(3):42-46.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37

      摘要 (406) HTML (80) PDF 3.19 M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全量施氮(240 kg/hm2)和减氮20%(192 kg/hm2)条件下,控释尿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长时期土层硝态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失现象,尤以拔节期土层氮素淋失最为严重,拔节期普通尿素处理 60~ 80和 80~ 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达到了 28.21和26.74mg/kg,而控释尿素处理 40~ 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仅为 3.51~ 5.87mg/kg,变化幅度小,且控释尿素处理耕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尤以 80%控释尿素处理的 0~ 20 cm的硝态氮含量最高,达到了15.40 mg/kg。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控释尿素处理均对小麦产量有一定提升趋势,且显著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其中以 80%控释尿素处理提升幅度最大,分别提升了 86.7%、90.8%和30.9%。

    • 稻田氨挥发损失和水稻产量对不同水氮处理的响应

      2020(3):47-54.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483

      摘要 (328) HTML (224) PDF 5.30 M (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实现减少氨挥发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和增加作物产量的目的,在典型的江汉平原稻作区,设计 4种不同的水氮管理模式:1)U+CI(普通尿素 +常规灌溉),对照(CK);2)US+SWD(普通尿素减氮 20%+薄浅湿晒节水灌溉);3)CRU+CI(树脂包膜控释尿素 +常规灌溉);4)CRUS+SWD(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减氮 20%+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探究了减氮与节水灌溉搭配的条件下,控释尿素对稻田氨挥发损失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处理间稻田土壤铵态氮浓度无显著差异,但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间差异显著,表现为返青期 >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 >成熟期;各水氮处理氨挥发最高峰出现在施肥后的 1~ 3 d,其中CRU+CI的氨挥发速率最快,为 N 1.46 kg·hm -2·d-1。在整个晚稻生长季,基肥期和分蘖期是氨挥发的主要时期;节水减氮搭配下,常规施肥稻田的氨挥发总量显著小于控释肥处理稻田的氨挥发总量。其中 US+SWD分别比 CRU+CI和 CRUS+SWD氨挥发总量降低了 21.3%和15.3%,损失率分别降低了 0.9%和14.8%;其中 U+CI的氨挥发总量分别比 CRU+CI和 CRUS+SWD的氨挥发总量降低了 15.7%和 9.4%,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5.5%和 27.3%。稻田氨挥发损失量与土壤铵态氮浓度显著正相关。相比 U+CI(CK),CRU+CI的水稻产量和CRUS+SWD的水稻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 CRU+CI增加了17.4%,CRUS+SWD增加了11.0%,而两个处理之间的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因此,综合增产效应和节能减排效应,CRUS+SWD是该区域目前最佳的水肥管理方式。

    • 有机钾与化学钾肥配施对黔中马铃薯产量、品质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2020(3):55-62.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193

      摘要 (373) HTML (69) PDF 5.28 M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秸秆钾与化学钾肥配施对黔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钾平衡的影响,为黔中地区秸秆钾和钾肥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马铃薯宣薯 2号为供试作物,设置不施钾肥(NP)、化学钾肥(NPK)、秸秆钾肥(S)、化学钾肥 +秸秆钾肥(NPKS)、高量化学钾肥(NPK1)5个处理,研究秸秆钾与化肥钾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养分满足的条件下,单施化学钾肥与秸秆钾、秸秆钾与化学钾肥配施,较 NP均有明显增产效应,表现为 NPKS>NPK1>NPK>S>NP,秸秆钾与化学钾肥配施增产效果最好,随着种植年限增长年度间产量变异系数变小,有利于稳产;养分吸收量与品质(淀粉、Vc含量)均随着钾素的增加逐渐增加,但还原糖、硝酸盐含量却随着钾素增加而逐渐降低;无论高、低钾素条件下,化学钾肥与秸秆钾对养分吸收量与品质影响都呈相似的趋势,仅钾吸收量、Vc含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土壤钾素表观盈亏来看,土壤钾素含量为 129.2 kg/hm2时能满足马铃薯生长所需。因此,高钾情况下土壤钾素处于盈余状态,NPKS、NPK1、NPK、S处理的钾素表观平衡系数分别为1.36、1.51、0.65、0.63。综上所述,在施用充足氮、磷肥的基础上,秸秆钾与化学钾肥配施(施钾量 225 kg/hm2)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同时,有利于钾素的收支平衡,减轻马铃薯对土壤钾素的耗竭,可维持土壤钾素肥力的稳定,也减少因气候因素等影响引起的产量变异,提高了产量的稳定性。

    • 施肥管理对油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2020(3):63-6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01

      摘要 (384) HTML (74) PDF 3.97 M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直播是油菜轻简化、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了明确生长季施肥管理对油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田间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收获后油菜种子萌发的差异,结合种子养分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初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油菜种子养分含量,其中种子氮、磷含量变化最大。与平衡施肥处理相比,不施肥各处理种子氮和磷含量分别降低了 5.9%~ 16.9%和0.0%~ 27.6%。不同施肥处理种子的萌发存在明显差异,以平衡施肥处理各项指标最高,与平衡施肥处理相比,不施氮和不施硼处理显著降低了种子发芽势和正常苗率,不施磷处理的畸形苗率最高为 27.7%。相关分析表明,油菜种子的氮、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种子未成苗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而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则与种子磷、硼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密切相关,种子磷含量的降低会增加油菜种子畸形苗率。因此,直播油菜育种应加强养分管理,尤其是氮、磷和硼肥的施用,以改善油菜种子的质量,提高直播油菜的产量。

    • 不同施锌量对酿酒葡萄“赤霞珠”锌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2020(3):69-74.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197

      摘要 (371) HTML (90) PDF 3.79 M (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 4年生“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 2年滴灌[0 kg/hm2(CK)、 24.5 kg/hm2(T1)、34.0 kg/hm2(T2)、43.5 kg/hm2(T3)、53.0 kg/hm2(T4)、62.5 kg/hm2(T5)]和转色期叶面喷施[0 kg/hm2(CK)、0.5 kg/hm2(T1)、1.0 kg/hm2(T2)、1.5 kg/hm2(T3)、2.0 kg/hm2(T4)、2.5 kg/hm2(T5)]两种方式配合施 EDTA-Zn的田间试验,探讨强碱性灰钙土(pH>8.5)补充锌肥对酿酒葡萄锌含量、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CK)相比,施锌肥处理酿酒葡萄锌含量、粒径、穗长、百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 42.1%~78.7%、2.6%~28.2%、10.1%~22.3%、3.0%~ 8.8%和 17.2%~216.6%。同时,与不施锌(CK)相比,酿酒葡萄的单宁含量降低 42.0%~ 67.9%,花色苷、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0.7%~71.9%、5.0%~80.6%、9.3%~ 24.0%和 10.4%~29.4%,而可滴定酸含量除 T 4外没有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锌含量与穗长、百粒重、粒径、产量、总酚和可溶性糖均显著相关。综合酿酒葡萄锌含量和品质分析得出 T 3处理效果最好。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石灰性土壤条件下,EDTA-Zn施用量 45 kg/hm2左右对于提高酿酒葡萄的锌含量、产量和品质较为适宜。

    • 紫云英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2020(3):75-8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02

      摘要 (364) HTML (99) PDF 4.33 M (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湖北省荆州市绿肥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紫云英种植还田(MV)和水稻秸秆还田(S)对水稻土表层(0~ 20 cm)各形态养分、活性有机碳及氧化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处理相比,紫云英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增幅分别为 1.40%~ 13.11%、0.08%~ 12.24%、1.01%~ 12.56%;紫云英单独还田的处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 CK处理降低,在施用化肥(NPK)及秸秆还田后明显增加;紫云英还田各处理土壤的非晶质铁、络合铁含量和铁的活化度较 CK处理增加(除部分处理外),增幅分别为 0.87%~12.30%、7.98%~30.88%、0.31%~11.66%,均表现为 S+MV+NPK处理的增幅最大。紫云英、秸秆还田均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紫云英还田对土壤肥力水平的提升效果好于秸秆还田,两者配合还田效果最好。

    • 稻秸与猪粪静态好氧共堆肥的最佳配比

      2020(3):82-87.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27

      摘要 (282) HTML (65) PDF 4.14 M (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稻秸与猪粪静态好氧共堆肥的最佳配比,采用室内培养法,以腐殖质组成为评价依据,对稻秸与猪粪按照 7种质量比[10∶0(Rs),9∶1(Rp1),7∶3(Rp2),5∶5(Rp3),3∶7(Rp4),1∶9(Rp5)和 0∶10(Pm)]混合后,于不同时间对物料进行水溶性物质、可提取腐植酸、胡敏酸、胡敏素碳含量(C WSS、CHE、CHA、CHu)以及胡敏酸碱溶液 E 4/E6、腐殖化系数(C HA/CFA)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与稻秸相比,猪粪中有更高含量的 CWSS和CHA,而 C Hu含量较低;(2)与 0 d相比,90 d堆肥结束时,各处理 C WSS和CHu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Rp1处理对 C WSS的消耗程度最大,Rp3处理对 C Hu的分解作用最强;(3)在供试处理中,仅有 Rp1处理在堆肥结束时能使 C HE增加13.1%,其余处理 C HE均表现为消耗;(4)Rp5处理在堆肥结束时能够促进 HA分子的缩合,相反,其他处理 HA分子的芳构化程度均有所下降。随堆肥进行,各处理 HA均表现为先降解、再缩合的规律,稻秸占堆肥总质量≥ 30%,经堆肥后有利于腐殖质品质的提升,而猪粪占堆肥总质量≥ 90%,则堆肥后腐殖质品质会有所下降。

    • 利用猪场废弃垫料制备番茄栽培基质研究

      2020(3):88-94.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195

      摘要 (272) HTML (243) PDF 4.57 M (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实现猪场废弃垫料再利用,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养殖垫料与炉渣混合制成的基质栽培番茄,根据番茄对栽培基质的特性要求,测定其基质的理化性质(pH值、电导率、容重、孔隙度),筛选合适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垫料经过堆肥后完全腐熟,以垫料为主的配方 A且不含炉渣的处理基质 A5的番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干质量最大,分别为 23.1cm、0.44cm、16.38g、1.64g。且处理基质 A5的各理化性质较适宜作为番茄的栽培基质,其容重为 0.63 g·cm -3,总孔隙度为 78.5%,水气比为 4.06。利用炉渣、养猪废弃垫料、菌渣作为蔬菜栽培基质属于废弃物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目前较为环保的一种废弃物再利用方式,且经济效益显著。

    • 喷施废菌棒木醋液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2020(3):95-100.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368

      摘要 (410) HTML (98) PDF 3.87 M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废菌棒所制木醋液对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稀释 100、300、500、700倍木醋液进行小白菜叶面喷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及土壤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的废菌棒木醋液均能提高小白菜株高和鲜重,提高 Vc含量,促进还原性糖的积累和降低硝酸盐含量;稀释 500倍木醋液对小白菜品质效果最显著,V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 31.56%、31.55%,硝酸盐降低 37.77%;喷施稀释 100倍木醋液对土壤 pH值、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均有显著效果;废菌棒木醋液中主要有机成分有 37种,分别是有机酸类、酮类、酚类、醇类等。

    • 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对土沉香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2020(3):101-106.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370

      摘要 (450) HTML (201) PDF 4.12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寻适合与化肥配施的生物菌肥用量,以期为土沉香苗木施肥提供指导。通过 2年生土沉香盆栽试验,以不同水平处理的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研究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对土沉香生长、叶片生理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单一生物菌肥及其与 N、P、K或复合肥配施对土沉香植株生长量均优于对照处理,M 5(10 g生物菌肥 +20 g复合肥)处理幼苗生长效果最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P<0.05)。(2)不同水平处理组的土沉香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 CK,M 3处理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最大,M 5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大。(3)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皆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M2处理的土壤碱解 N含量增幅最大,M 5处理的有机质、有效 P和速效 K含量增幅最为显著。10 g生物菌肥与 20 g复合肥配施,促进土沉香生长的效果最好,增强土壤肥力的效果更佳,可作为此生物菌肥与复合肥配施的推荐用量。

    • 水稻种植对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2020(3):107-112.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196

      摘要 (297) HTML (122) PDF 3.87 M (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沿海滩涂种植水稻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探讨滩涂稻田土壤有机碳与盐分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将为评价沿海滩涂稻田土壤质量变化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水稻收获后,在江苏沿海滩涂如东方凌垦区,设置种稻 0年(CK,0-Y)、种稻 1年(1-Y)和种稻 4年(4-Y)田块处理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盐分、土壤有机碳(SOC)及活性有机碳(AOC),并计算碳库指数(CPI)、碳库活度指数(AI)和碳库管理指数(CMI)。结果表明:(1)与 CK相比,1-Y和 4-Y田块在 0~10、10~ 20和 20~ 30 cm土层盐分均显著降低,且 1-Y和 4-Y田块在各土层分别降低了 94.38%和92.77%、86.57%和85.94%、77.48%和 77.91%( P<0.05),同时 1-Y和 4-Y田块之间盐分在 0~ 30 cm土层均没有显著的差异( P>0.05);(2)1-Y和 4-Y田块在 0~10、10~20和20~30 cm土层有机碳均显著提高,且各层分别提高了36.11%和69.17%、37.64%和69.20%、36.42%和57.50%( P<0.05);1-Y和 4-Y田块在各土层活性有机碳也均显著提高,且各层分别提高了 85.63%和101.20%、89.26%和110.04%,158.70%和243.59%( P<0.05);(3)沿海滩涂种植水稻后对CPI、AI和 CPMI提高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且相比 1-Y田块,4-Y田块的稻田耕层 0~ 30 cm的 CPI和 CPMI均有一定的提高;(4)沿海滩涂稻田 0~30cm土层中,土壤盐分与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 P<0.01)。可见,沿海滩涂种植水稻后能降低稻田土壤盐分,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进而改善沿海滩涂稻田土壤质量和提高土壤肥力。

    • 夏闲期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小麦水氮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2020(3):113-119.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11

      摘要 (248) HTML (58) PDF 4.21 M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降水较少且与冬小麦生长需水规律错位和水氮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探寻该区冬小麦夏闲期覆盖保墒效果最好和提高产量的最优模式。于 2017~ 2018年在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业区陕西省永寿县御驾宫村进行大田试验,共设无氮处理、农户常规对照、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夏闲期全膜覆盖、夏闲期秸秆覆盖 5个处理,旨在探明夏闲期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小麦水氮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与农户常规对照模式相比,夏闲期全膜覆盖和秸秆覆盖 2个处理增加了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且夏闲期秸秆覆盖的增加幅度更大,而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降低了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夏闲期全膜覆盖和夏闲期秸秆覆盖较农户常规对照,夏闲期末 0~ 2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分别增加了 65.7、107.6和 145.0 mm,夏闲期秸秆覆盖与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成熟期土壤蓄水量分别增加了 18.9、31.5和 32.3 mm,但是 3种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夏闲期各覆盖处理相比较农户常规对照模式,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提高的趋势。夏闲期秸秆覆盖处理较农户常规对照模式,其籽粒吸氮量、地上部吸氮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均有提高的趋势;而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和全膜覆盖 2个处理有降低籽粒吸氮量、地上部吸氮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趋势。因此,3种夏闲期覆盖方式都有利于蓄积夏闲期降水,提高播前底墒;其中以夏闲期秸秆覆盖保墒效果最好,增产效果也最为显著,适合在西北旱地小麦生产区域推广应用。

    • 不同生长年限对月季土壤不同层次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2020(3):120-12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39

      摘要 (315) HTML (85) PDF 4.06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不同生长年限月季不同土层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management index,CMI)的变化特征,选取草坪土(CK)、1~ 5、6~ 10、11~ 15年 4个不同生长年限月季的处理,测定并分析土壤高、中、低活性有机质及 CMI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及活性有机质含量在 6~ 10年处理中最高。0~ 20 cm土层,有机质达到 12.9g/kg,高、中、低活性有机质分别达到1.3、3.3、7.0g/kg;20~ 40 cm土层,有机质达到 5.7g/kg,高、中、低活性有机质分别达到1.4、1.5、2.4 g/kg。在 0~ 20 cm土层,CMI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 20~ 40 cm,CMI在 6~ 10年的种植年限中最大。整体来看,月季土壤的有机质及活性有机质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是在一定年限内的,6~ 10年的种植年限月季对土壤有机质的活性状况和土壤碳库质量的提升效果最好。

    • 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花生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

      2020(3):126-132.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398

      摘要 (372) HTML (92) PDF 4.70 M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两年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免耕无秸秆还田(RN)、常规翻耕无秸秆还田(RS)、垄耕无秸秆还田(RD)、免耕秸秆还田(TN)、常规翻耕秸秆还田(TS)、垄耕秸秆还田(TD)6种耕作方式对科尔沁风沙地花生耕层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探究适合辽西风沙半干旱条件下花生高产的耕作方式。结果表明:相同耕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组,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和酶活性;在相同秸秆还田处理条件下,与常规耕作和垄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下,花生产量高出未还田处理 4.32%。综上,免耕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耕层土壤生物学肥力,促进作物增产。

    • 大田生产条件下锗在土壤 -水稻系统中的迁移累积

      2020(3):133-137.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47

      摘要 (278) HTML (109) PDF 3.59 M (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大田生产条件下锗在土壤 -水稻系统中的迁移积累规律,在浙江常山县棋盘山采集了水稻表层土壤及籽实样品各 28件,测试了土壤的锗、镉等重金属、有机质含量及 pH值和水稻籽实锗及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水稻籽实锗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了水稻锗元素生物吸收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锗含量平均值为 1.48×10 -6,低于我国土壤锗含量平均值(1.70×10 -6);水稻籽实中锗元素平均含量仅为 0.031×10-6。研究区水稻锗元素生物吸收系数较低,仅为 0.64%~ 3.75%,表明大田条件下土壤锗较难在水稻籽实中富集。相关分析表明,在 pH值 5.20~ 6.90条件下,水稻对锗的吸收能力与土壤 pH值呈正相关,与土壤锗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土壤中其他重金属无相关性。

    • 连施石灰对 Cd污染土壤 Cd形态及稻麦吸收 Cd的影响

      2020(3):138-143.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06

      摘要 (261) HTML (125) PDF 3.91 M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成都平原轻度 Cd污染耕地有效治理措施,以稻麦轮作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施加不同梯度石灰作为钝化剂,研究连续 3年施加石灰后,对土壤 Cd形态以及水稻、小麦籽粒吸收 C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每季石灰施用量为 2 250 kg/hm2时,稻麦产量较高,籽粒重金属 Cd含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规定的限值。当石灰施用量为 1 500~ 3 000 kg/hm2时,能有效提高土壤 pH值,改善土壤酸性。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土壤 Cd有效性降低,且水稻、小麦籽粒 Cd含量也随之降低。与对照相比,每季石灰施用量为 2 250和 3 000 kg/hm2的处理,水稻籽粒 Cd含量分别降低到 0.12和 0.08mg/kg;小麦籽粒 Cd含量分别降低到 0.097和 0.075 mg/kg。施用石灰可促进土壤中可交换态 Cd向可还原态和残渣态 Cd转换,土壤可交换态 Cd从对照的 44.1%降至 3 000 kg/hm2石灰处理的 29.0%;而残渣态从对照处理的 18.8%升高到34.3%。

    • 混种凤仙花嫁接后代对葡萄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2020(3):144-150.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16

      摘要 (456) HTML (66) PDF 4.46 M (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以凤仙花未嫁接、同株嫁接、异株同苗嫁接、异株异苗嫁接后代与葡萄幼苗混种,研究在镉胁迫下混种凤仙花嫁接后代对葡萄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葡萄幼苗单种相比,混种凤仙花嫁接后代提高了葡萄幼苗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并显著降低了葡萄幼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混种凤仙花嫁接后代显著增加了土壤 pH值并降低土壤的有效态镉含量。其中,混种异株异苗株凤仙花嫁接后代促进葡萄幼苗生长和降低土壤镉积累的效果最好。与葡萄单种相比,混种异株异苗株凤仙花嫁接后代葡萄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 47.25%和 23.16%;葡萄幼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显著低于葡萄单种和其它嫁接处理;土壤的有效态镉含量较葡萄单种降低了 10.02%。本研究中葡萄幼苗混种的凤仙花嫁接后代均可应用于葡萄园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且最佳材料是凤仙花异株异苗嫁接后代。

    • 表油菜素内酯对镉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镉累积的影响

      2020(3):151-156.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467

      摘要 (343) HTML (179) PDF 3.87 M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0.02、0.1、0.5、2.5mg/L)的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镉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镉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处理后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POD和 CAT)活性均下降,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升高;喷施一定浓度的 EBR(0.5 mg/L)后,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POD和 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有所下降,番茄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镉含量分别上升了 50.0%和 93.4%,镉转运系数最低,为 0.45。综上,喷施 EBR能够增强番茄幼苗对镉胁迫的耐受性,促进幼苗生长,降低镉的转运系数,其中,EBR浓度为 0.5 mg/L时效果最好。

    • 河北省主要苹果产区土壤养分状况与演变

      2020(3):157-163.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610

      摘要 (465) HTML (74) PDF 4.38 M (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主要果园产区的土壤养分测定、定位监测等方法,研究了河北省土壤养分现状与动态变化及其养分在 0~ 60 cm土壤剖面的分布特点,旨在为苹果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河北省主要苹果园 0~ 20 cm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 1.16 g/kg、17.99 g/kg、118.26mg/kg、329.70mg/kg,15.33mg/kg、3.69mg/kg,同比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各养分含量分别增加了 0.43g/kg、6.49 g/kg、111.96mg/kg、201.50mg/kg、7.13mg/kg、3.16mg/kg。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分布: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土壤有机质在 10.00~ 20.00 g/kg的果园占60.3%,处于较低水平;全氮在 1.00~ 1.50 g/kg果园占44.5%,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 >40.00mg/kg、速效钾 >200.00 mg/kg分别占78.5%、61.8%,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果园种植时间的增加,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均呈直线增加趋势,有效磷和速效钾积累速率显著高于全氮、有机质、有效铁、有效锌的增加速率。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点:土壤养分以 0~ 20 cm积累为主,定位实验 31年的果园中 20~ 40和40~ 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分别相当于 0~ 20 cm的50.8%、59.8%、74.0%和42.3%、27.0%、55.9%。在种植年限为 30~ 40年的果园中,土壤 pH明显降低,其 0~20、20~40、40~ 60 cm土层土壤 pH值较小于 10年果园分别下降 1.09、0.41、0.27个单位。主要结论:苹果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积累与树龄呈直线相关,且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增幅显著高于土壤有机质、有效铁、有效锌的增幅,是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原因;建议增施有机肥、配合适量铁肥和锌肥平衡果园土壤养分以逐渐提高果园土壤供肥生产能力。

    • 新平冰糖橙果园营养水平与产量、品质状况系统分析

      2020(3):164-17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407

      摘要 (359) HTML (89) PDF 5.14 M (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全面了解云南省新平县冰糖橙果园营养与产量、品质水平现状,并为冰糖橙优质丰产栽培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选择新平县主产冰糖橙乡镇 22个典型果园,采集果实、春梢叶片和土壤等样品各 105份,对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和所有样品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揭示新平冰糖橙产量、品质水平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平冰糖橙果园土壤大多为酸性红壤,pH值平均为 5.73;土壤整体较为贫瘠,有机质缺乏占 52%;土壤碱解 N缺乏占 96%,有效 P、速效 K含量缺乏和过量并存。叶片 P、Zn、Mg含量普遍缺乏,其比例分别达95%、93%、60%,而叶片Cu、Mn、Fe和 N含量过高,过量比例分别为93%、63%、51%和36%。新平冰糖橙果园整体产量低、品质较差,株产平均为 23.1 kg,果实可食率为 59.96%,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 Vc含量分别为10.13%、0.49%和 40 mg .100 mL-1,有较大提升空间。每生产 1 t冰糖橙果实所需的N、P 2O5、K2O分别为 2.63~3.15、0.88~1.05、4.38~ 5.25kg。土壤、叶片养分含量与产量、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与产量显著正相关,与 V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钾含量与 TSS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片 N含量与 TS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 Mg含量与 TSS含量,叶片 Ca含量与果皮厚度,叶片 Zn含量与 TSS、Vc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新平冰糖橙果实品质低、果园间差异大,土壤与树体养分波动性较大,叶片缺 Zn而 Cu过量普遍,部分果园缺 Mg而 N过量,多数果园为酸性红壤导致养分易流失而贫瘠。因此,施肥管理上建议适当增加施肥次数,缓效氮肥代替速效氮肥,重视有机肥深施,针对性施用中微肥,尤其是 Mg和 Zn营养补充,为新平冰糖橙提质增效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 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研究

      2020(3):172-17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13

      摘要 (279) HTML (107) PDF 2.63 M (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北京市周边复合肥料生产企业出厂检验能力,提高复合肥料产品质量,开展本次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研究。参与本次能力验证研究的企业共 18家,能力验证样品通过均匀性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有效磷含量测定结果采用频率分布统计和稳健 Z比分数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磷含量测定结果集中分布在中位值 17.08附近,无明显偏离,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测定结果的 |Z|均小于 2,结果满意率为 100%。研究结果说明 18家复合肥料获证企业的实验室对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的检验能力均能符合国家标准 GB/T 8573-2010《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的规定要求,目前北京市周边复合肥料获证企业的实验室对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检测能力总体水平较好。

    • 湖南省商品有机肥料质量与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

      2020(3):176-181.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473

      摘要 (281) HTML (106) PDF 3.78 M (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检测湖南省 2013~ 2017年的 663个商品有机肥料样品,分析与研究湖南省有机肥料的质量和重金属含量状况。结果表明,663个样品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总养分、水分、酸碱度和重金属 5项指标的总体合格率为 75.9%,产品出现不合格指标的分布较为分散,导致不合格产品率较高,建议加强对商品有机肥料质量的监督管理。按照现行 NY 525-2012有机肥料中重金属限量标准,663个样品中 5种重金属As、Hg、Pb、Cd、Cr含量总体超标状况为Cd>Pb>As>Cr>Hg,超标率较低,均在 5.0%以内。663个有机肥样品质量受 Cd、Pb和 As污染的风险较大,相关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肥料中 Cd、Pb、As的监测。663个有机肥样品中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P综均在安全级别范围。可见,所检测的 663个商品有机肥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发展趋势良好,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安全使用。

    • 基于通风频率控制的好氧堆肥评价指标优化研究

      2020(3):182-188.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498

      摘要 (263) HTML (87) PDF 4.93 M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自动控制的精细化通风系统实现城市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研究以城市污泥与蘑菇渣为原料,在 SIEMENS-PLC自控一体化发酵桶内设计 2组处理进行静态好氧堆肥试验,通过改变不同阶段的通风速率和单位时间内通风频率,分析其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堆肥混料含水率为 60%±2%时,从氧气消耗、含水量、电导率、种子发芽指数、全氮损失和氨气累积排放量来看,处理 1(阶段速率 0.1、0.4、0.6、0.3、0.6 m3/h,通风单次 15 min/h)堆肥效果较好;综合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确定了第一层级指标(温度、含水量、电导率、pH值)用于简便快速的产业化腐熟度判定。

    • 滴灌玉米叶面积指数归一化建模与特征分析

      2020(3):189-195.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44

      摘要 (330) HTML (66) PDF 4.92 M (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宁夏引黄灌区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滴灌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反映温度等气象因子对宁夏玉米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预测玉米生长过程与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于 2017~ 2018年在宁夏平吉堡和宁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以玉米天赐 19为试验材料,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设 6个氮肥水平,对玉米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和有效积温(GDD)进行累积并归一化处理,以相对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和相对叶面积指数(RLAI)为因变量进行动态模拟,得出了 5个准确度较高的模型,其中有理函数模型更符合宁夏滴灌玉米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准确度均大于 0.933,精确度 R 2均大于 0.915;因此,此模型能较准确地对玉米群体 RLAI进行动态预测;施氮量可调控玉米的 LAI、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及 MLAI/LAI ,为滴灌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精度提供技术途径。

    • 畜禽粪便堆肥高温保氮菌 Aliibacillus thermotolerans BM62的筛选及复壮

      2020(3):196-203.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29

      摘要 (353) HTML (105) PDF 7.22 M (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氨氧化细菌可以将 NH 3氧化成 NO 2-,从而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氨挥发,是畜禽粪便堆肥中的理想保氮微生物。本实验在堆肥高温期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温微好氧氨氧化细菌,经鉴定此菌株为芽孢杆菌科( Bacillaceae)的一个新属,命名为 Aliibacillus thermotoleransBM62。在后续研究中由于反复迭代等原因,发现其氨氧化能力有所衰退。菌株 BM62可适应堆肥高温阶段微好氧环境进行氨氧化作用,该特性使其在堆肥保氮中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生产意义,因此对该菌株氨氧化能力的复壮研究十分必要。本实验以 Aliibacillus thermotolerans BM62为研究对象,以来源环境堆肥为基础,添加不同营养因子(牛肉膏、蛋白胨)作为复壮培养基,考察不同复壮载体对菌株复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菌株 BM62在不加任何外源有机物的堆肥原环境复壮培养基的复壮效果最佳,经复壮培养后,该菌株氨氧化活性为 34.7~ 36.5mg/L,与其退化前氨氧化能力(35.0mg/L)相当。

    • 一种初步判断细菌类微生物在土壤中定殖能力的方法

      2020(3):204-209.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198

      摘要 (294) HTML (102) PDF 5.39 M (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缩短功能微生物从筛选获得到生产利用的周期,研究一种简便的判断细菌类微生物在土壤中定殖能力的方法。基于功能菌株对 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计算敏感值,利用盆栽试验检测功能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并分析敏感值与在土壤中定殖能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敏感值和功能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呈负相关,当敏感值达到 85时功能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较差,通过功能菌株对 21种抗生素的敏感值来初步判断其定殖能力具有可行性。

    • >专题综述
    • 我国有机肥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

      2020(3):210-219.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190

      摘要 (429) HTML (70) PDF 5.88 M (1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学减施化肥用量,合理配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提升、农产品增质和减轻面源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丰富,有机养分总量达到约 7 519.5万 t,其中 N、P 2O5、K2O养分总量分别为 3 096.3万、1 174.1万、3 249.1万 t,但是目前资源利用率不足 40%,不仅造成优良有机养分资源的浪费,同时带来环境污染风险的问题。如何高效利用有机肥资源是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有机肥相关文献和他人研究结果,综述了我国有机肥资源数量、利用现状,针对施用的问题,对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 >分析测试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水溶肥料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

      2020(3):220-223.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192

      摘要 (243) HTML (123) PDF 2.67 M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实现了对水溶肥料产品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直接测定,避免了水解不完全导致的结果偏低等问题。该方法五氧化二磷浓度在 0.00~ 20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98),相对标准偏差(RSD)在 0.25%~ 0.4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 97.92%~102.0%,检出限为 0.0028%。同时,与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吻合,能够满足样品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分析检测要求。

    • 振荡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速效钾及交换性钙、镁

      2020(3):224-227.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9225

      摘要 (388) HTML (292) PDF 2.50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振荡浸提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样品试液中速效钾及交换性钙、镁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简单、快捷,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稳定性好,明显提升了分析检验工作效率。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土壤与肥料》招聘启事
关闭